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发年货(1 / 2)

加入书签

“叔,你是村长,咱不能这么小气,让人家背后说闲话!”

叶浩先给他戴个高帽子。

接着道:“他们愿意租就租,不愿意拉倒,咱们又不靠这点地来赚钱。”

本来就是两厢情愿的事,跟发这点年货无关。

当然,他这么说只是安慰对方。

“行吧,咱村有快五百亩,俺估计大部分都愿意租出去,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何春生想想也对。

反正不用眼前的“女婿”花钱,何必这么心疼呢?

同时也开口提醒,以免到时候反悔,他到时候反而里外不讨好。

“越多越好,钱的问题更不用担心。”

叶浩爽快的回答。

“行,俺到晚上再拾掇这些,先把正事干了。”

何春生将手里的猪头一扔。

擦了擦手道:“写什么人承包?这个你可要端量清楚,闹不好会出大事!”

听起来是为村民办好事。

可一旦资金,工资等方面出了问题,叶浩可能在牛角村都无法呆下去。

毕竟老百姓既是弱势群体,却也是最不能得罪的人群。

“我知道了叔,写服装厂就行。”

服装厂不就是叶浩的吗?本来也是他承包的。

“随你作腾吧,俺该说的都说了。”

何春生看了看他。

不再多问,道:“明天年货拉过来之后,放在咱家门口的空地上。”

“别走了,咱爷俩喝一盅?”

整个村的东西,放在家门口都觉得格外体面。

当然,这不就是叶浩发的吗?

跟自家有什么区别?

“不了叔,我回家看看。”

叶浩说完,站起身来离开。

外边已经有很多村民,站在街上看着半空中的绚丽烟花。

虽说放烟花爆竹,是华夏数千年来的传承习俗。

但能买得起绚丽多彩的烟花,实际上少之又少,更多是哄孩子的玩具。

尤其是像“花开四季,步步高升”这些象征吉祥与喜庆的烟花。

动辄几百上千块,更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费得起。

……

第二天早上,有辆奔驰大G来到了服装厂。

崔韵诗依依不舍的上车,并反复强调过完年很快就回来。

她离开之后,最不适应的便是锦儿。

呆在办公室没人说话,在厂区里也没人跟她玩。

好在村里发年货,叶浩让罐子几个一起回村帮忙,她也算跟着凑个热闹。

何春生的门口空地上,摆满了大米,花生油以及鱼肉等物品。

旁边的墙上,张贴着承租村民土地的告示。

“两千五一亩,还能有这好事?”

“上边的昊天服装厂,不就是叶浩那小子的吗?他承包地干啥?”

“种高粱跟大麦这些庄稼,连本钱都回不来,俺是不信!”

“小心鸡飞蛋打,他说是长期承包,可没钱了咋整,土地也给嚯嚯了,哭都找不到地方!”

……

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纷纷吐槽道。

越是好事,他们越觉得不可能。

毕竟这年头,都被各种致富,种植养殖的诈骗给坑怕了!

要是叶浩承包土地。

搞个反季大棚,种点橘子苹果,他们或许还会相信。

可包过去种高粱大麦,这些连老百姓都赔钱不种的东西,图的什么呢?

“大家安静下,俺来说两句。”

何春生站在一堆年货前,摆了摆手示意。

嘈杂的现场立马安静了许多。

倒不是村长威严多足,而是想听听这年货怎么发?

他顿了顿道:“这不是过年了吗?昊天服装厂的老板,也就是咱村的叶浩,给每个村民发一份年货,一家几口人,就能领几份!”

刻意将老板与叶浩加重了语气,自然是觉得十分荣耀。

“是不是租地的才能领?拿这点东西糊弄俺们签字?俺在城里早就见过这种手法!”

有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语气鄙夷道。

在城市里送鸡蛋,免费查体旅游这些套路,早就被玩烂了。

他这话意思,也是见过世面的人。

“刚才俺在喇叭里说过,是每户每人都有一份,免费领,免费……”

何春生底气十足。

连着说了几个免费,无疑是当众打对方脸。

接着道:“铁柱,你家要领就领,不愿意领就给人家省下,白送东西还不为人,哪有这种事?对吧?”

后边这话,直接把对方抬到了房梁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