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铜镜(1 / 2)

加入书签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一座看起来有些破旧的院子里,一位老人躺在一张椅子上正在细细品读这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第一书。

老人远远看到王安提着一瓶酒,合上了手里的黄帝内经,他坐在院子里的大梧桐树下饱满风霜的脸上慢慢开放一丛笑。是他的大孙子来了。

已经87岁高龄的王云龙满头银发,胡子斑白,却显得精神抖擞。现在还种着两亩地,还能扛一袋麦子。从六十岁的时候王云龙已经戒了烟,并开始学习养生,这也是如今自己都87了还能唱能跳的缘故。

老人起身接过了王安手里的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不抽烟,不看美女但唯独离不开酒,当然已经养生多年的他知道过犹不及,一周也就喝上那么几两。

“小安来,陪爷爷下一局。”王云龙指了指远处桌子上的象棋的同时,打开酒瓶深深吸着酒气浑身舒坦。

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线,炮翻山,士走斜线护将边,小卒(兵)一去不回还,将帅田中横竖走,被吃便是输棋手。

王安执红,先走炮。

“爷爷,近来身体安好?”

王云龙同样走炮。

“收拾两个你这样的小娃子不成问题。”

“您这棋盘都多少年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它就在这里。”

王云龙略做思量道:“想起来了,这是你曾爷爷的一个老战友送的,差不多一百年了吧。”

“那做棋盘的木材肯定不一般这么结实。”

王安说话的同时手里的炮用力的压住对方的车,只听咔嚓一声,棋盘裂了,一道一尺长的裂缝把楚河汉界分割了开来。

霎时间,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一阵风吹过,树上的梧桐叶刚好落在棋盘上。

王云龙嘴角抽搐有些恼火的瞪着王安,这棋盘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他还想着在自己走之前传给儿子王玉恒,儿子再传给孙子,当作他们王家的传家宝。想到这王云龙抄起屁股下的板凳就要打王安。

“等等爷爷,这棋盘里面有东西。”王安发现这棋盘中间是夹层,里面竟是一个有半只手掌大的青铜镜,一面是刻有龙凤图案另一面则是锈迹斑斑。

“青铜镜?”

两人同时开口道。

当王安拿在手上的时候天空又恢复了晴朗。他忽然不知为何悲从中来,又突然觉得铜镜似曾相识。

“看这铜镜年代应该挺久远的,不会是几百年的老古董吧?”王云龙喜上眉头,棋盘这个传家宝没了,铜镜好像更值钱。但是他还是非常心疼自己的棋盘,毕竟陪伴了自己几十年。

“什么古董,这是我们家祖传的铜镜。”王安说着收进了自己的口袋。

“小兔崽子,毁了爷爷的棋盘爷爷今天不追究了,把铜镜给爷爷。”王云龙急了。

“老爷子,我喜欢一位姑娘,她在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我拿回去给她鉴赏。”

“是不是陈家那丫头?”

“爷爷您怎么知道?”王安顿时脸红了。

“你小的时候爷爷就看出来了,陈家那丫头考上玉州大学历史专业的事当时闹得村里人尽皆知,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这么好的成绩却报了一个没有钱途冷门的历史专业。当时陈丫头和他爹还闹了矛盾吵过一架呢。”

王安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爷爷说的他竟然都不知道。但都不重要,他向爷爷告别跑出了院子。这面铜镜他感觉有些特殊,正好可以拿给念念姐瞧瞧,而自己又有可以和念念姐见面的理由了。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陈念念托着下巴,有些心不在焉的看着面前的《贞观政要》心里有些静不下来。她脑海中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个喊她姐姐的小屁孩。她也不知为何自从上次见过王安后总会想起两人的以前,早上竟然还想去他家吃烤红薯。

听到院子里大黄的叫声,陈念念起初不以为然,可能是门口过路的行人,可再一听大黄的叫声里伴随着一声声的求救。她立刻起身跑出屋,这个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了。

王安被一只大黄狗逼到了一处墙角,他一边喊着快来人啊,一边假装摸地上的石头,这个方法貌似有。

“大黄,回来。”

大黄回头看到是自己的小主人,摇头晃脑的跑了过来蹭着陈念念的裤脚。

“小安,你怎么来了?”陈念念有些开心的问道。刚想王安他就来了。

“念念姐,这里不方便,咱们借一步说。”王安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尽量让自己体面一些。

陈念念的房间中,王安小心翼翼的掏出口袋里的青铜镜,他用袖口轻轻的擦拭后递给陈念念道:“这是我在家里找到的青铜镜,姐,您给掌掌眼。”

接受青铜镜,陈念念手上传来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