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三章销售预期(1 / 2)

加入书签

周一早上,扭约联合广场Barnes商场一楼。

“奈斯兔米入。”

“奈斯兔米入.too!”

一番礼貌性地问候后,苏启哲与纸皮书出版公司负责推广宣传的杜兰特经理进行了友好交谈。

杜兰特赞叹道:“今天来到现场的书迷数量完全超过了我们的预估,看来苏你的作品很受欢迎。”

原本,纸皮书出版公司是按照200—300人的人员规模准备场地的。

毕竟,苏启哲来自大陆,在这边名不经传。

料想,来的读者应该应该不多,估计200人就顶天了。

可目前到达现场的书迷数量,已经超过了600人。

这不,杜兰特已经紧急安排人联系商场更换更大的场地。

苏启哲开心道:“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读者们对这本书的忠诚度这么高。”

纸皮书出版公司为苏启哲准备的这场签售会,总共为期两天。

每一天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趴,是作者与读者见面会。

苏启哲这个作者会介绍他的个人履历、创作经历、灵感来源,以及后续创造安排等内容。

这个过程中,读者会以提问的方式与作者互动。

按照以往的经验,读者基本上更关心后续故事的发展走向。

这个过程中,苏启哲可以适当透露剧情安排,但一般不会说得太细。

反正,怎么吊人胃口怎么来!

第二趴,则是《权游》上、中册的签售会了。

《权游》英文版中册的上市时间,将会安排在签售会结束后。

也就是说,在签售会现场可以提前2天买到中册,一睹为快。

并且,还附赠苏启哲的个人签名。

能提前2天买到中册,这才是吸引这么多读者过来的真正原因。

不给点小福利,出版公司担心没什么读者捧场。

至于,你说为什么他们帮苏启哲开签售会,这不过是人家出版公司给予合作作者的标准福利而已。

只要出版的作品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出版公司都会为作者举办签售会。

此举既有利于扩大图书的销售规模,也能拴住作者进行第二次合作。

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

聊天过程中,杜兰特也谈到了《权游》英文版上册的销售情况。

截止上周五,上册在北美的印刷量已经达到了45万册,在英伦那边的印刷量也有32万册。

按照出版社经验预估,随着图书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上册的印刷规模突破300万册是完全没问题的。

毕竟,纸质图书发行是个长久买卖。

只要图书在市场上还卖得动,出版公司就会一直加印。

有些经久不衰的图书,连续几十年内被不断加印,上亿的销售量就是这么累计起来的。

最开心的人,要数苏启哲了。

《权游》英文版上册在北美的售价,是8.59美元一本。

按照苏启哲跟出版公司签署的授权合同。

印刷一本,苏启哲就能拿到差不多0.3美元的版权收入。

300万册,就是90万美元。

别忘了,这只是上册。

加上中册和正在创作的下册,700万册的规模是有保证的。

也就是说,这本书至少能给苏启哲带来超过200万美元的海外发行收入。

这年头的200万美元,老鼻子值钱了,能帮苏启哲干不少事。

当然了,这个预期收入不是一蹴而就的。

苏启哲能够期盼的,也就3个月后结算的第二笔稿费而已。

怎么地,也得有20万美元以上。

所以,苏启哲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与读者见面了。

不过在此之前,苏启哲还有一件事需要咨询一下杜兰特的意见。

“杜兰特先生,我想在一会的读者互动环节加一点创新的玩法,想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杜兰特道:“请说!”

苏启哲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深度与读者互动。

目前,苏启哲已经完成上册、中册的创作。

由于最近实在太忙了,下册还没开始写呢!

也就是说,下册的剧情走向还没定。

苏启哲想到的是,能否让读者来决定部分剧情的走向呢?

比如:设定一个截止时间,读者可以写信到纸皮书出版公司,阐述他们对剧情的构思,或者说是为剧情走向提供点子。

苏启哲会从中筛选一些好的点子来参考,写进下册的故事剧情中去。

等下册出版的时候,在引言页弄个感谢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