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九章注资(1 / 2)

加入书签

听说,当徐凤娇得知迪兰达公司将绝大部分订单委托给正菱纺织厂生产后,一天之内砸碎了十多件瓷器。

苏启哲要是落徐凤娇手里,怕是连骨髓都能被榨干。

反正,两家这个梁子算是结上了。

本来同行就是半个仇人,这一有恩怨就立马变真的仇人。

以后但凡让人家逮到机会,绝对会往死里整。

仇不仇的,暂且不说。

反正,苏启哲也不怎么担心。

正菱纺织厂的经营走上正规后,苏启哲也趁着没开学还有时间,对起家的鸿运饮料发展方向好好规划一下。

“目前,我们拥有直营门店113家,基本上都分布在魔都、苏省、浙省的14个地市内,加盟店总共是369家,遍布在全国17个省份54个地市......”

“公司每个月的营业额超过300万元,每个月的平均利润在在100万元左右......压力最大的还是配送部门,加盟店越多我们的配送压力越大,但目前还能克服......”

“最大的固定开销还是房租和人员的工资,公司在编员工已经超过了430人,每个月的工资支出都超过了26万元,房租水电开支超过了21万元......”

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例会上,张鹤延首先汇报了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

等张鹤延介绍完,苏启哲率先鼓起了掌,对管理层们做出的成绩表示了肯定。

等掌声停下后,苏启哲道:“感谢各位同仁对公司的辛勤付出,你们的贡献我看在眼里,我已经跟你们张总商议过了,从9月份开始,会对以下这三类人员进行涨薪......”

按照苏启哲跟张鹤延初步敲定的涨薪方案,涨薪人员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到9月份入职满一年的员工。

到9月份入职满一年的人,基本上都是公司成立之初招聘的那批店长和服务员。

这批人,现在职务最低的都是门店店长(内部岗级是主管岗)。

最高的如李丽芳,已经是部门经理了。

第二类,是近4个季度考核中有1个A的普通员工。

能拿到A,基本上都是有突出贡献的那少部分员工。

对于这类员工,肯定是需要鼓励的。

第三类,则是入职满半年以上,且是副经理以上管理层的人员。

目前,公司副经理以上的管理层总共是11人。

现在正是公司业务大规模扩张期,苏启哲需要收买他们卖力干活,可以破例允许他们见者有份,明年肯定就不是这样了。

“每个人的涨薪幅度从100—300元不等,详细情况你们可以看晚点公布出来的涨薪名单。

苏启哲话音刚落,众人就喜笑颜开。

老板主动给涨薪,谁能不乐意呢!

等众人消化了这个消息,苏启哲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我会向鸿运饮料再次注资500万人民币,用于公司的第三阶段的大规模扩张......”

苏启哲扩张的方向有两个:一是继续增加直营门店的数量和扩大加盟招商的力度,这个众人已经很熟悉了。

而第二个方向,苏启哲却瞄准了瓶装饮料市场。

今日集团借鉴伯爵奶茶生产的“青柠奶茶”,听说在南方市场的销售非常的不错。

苏启哲这注资的500万资金,其中有400万就是投入瓶装饮料奶茶生产的。

相对来说,苏启哲嫌直营店的扩张速度太慢了。

而工业化生产,一旦销路铺开就是数以亿计瓶的年销售量。

这个钱,苏启哲可不能让人家继续白挣。

而鸿运饮料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奶精的配方。

今日集团生产的“青柠奶茶”,原材料还是牛乳粉。

所以,他们一瓶青柠奶茶的市场价基本上在1元。

而掌握奶精配方的鸿运饮料,哪怕瓶装奶茶的售价是0.5元一瓶,苏启哲也有把握自家的利润率还能比竞争对手高。

有这个价格优势在,苏启哲压根不担心能否竞争过人家。

当然了,鸿运饮料肯定不止有价格这个优势,还有品牌优势。

经过这一年的市场孵化,“伯爵奶茶”这个牌子已经具备不俗的品牌效应。

依托这么多直营店和加盟店,覆盖的消费人群至少有几百万。

再加上公司长期以来的广告投放,这个覆盖人群数量还能再扩大一倍。

有这个品牌效应在,瓶装奶茶根本不愁销路。

实际上,早在知道今日集团生产瓶装奶茶的时候,苏启哲就开始交代朱燕青那边开始研制自家的瓶装奶茶了。

经过4个月的研制,不仅瓶装奶茶的配方已经定型,张鹤延连生产的工厂都物色好了,就等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