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建设的开始(1 / 2)

加入书签

虽然近日以来景华书院的事务进行得十分顺利,但邓华对此并不太在意。

因为他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在王域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学领域中拥有的深厚实力。

以及这份文学实力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力度。

在前世记忆中,在古代,仅凭几首卓越的古诗便能名震一方的人,鲜少有之。

像李白这样的大文豪在唐朝虽受到一定的尊崇,但这种尊崇并不仅仅体现在官职或政治地位上。

更甚的是,如杜甫这般卓越的诗人,在唐朝的诗坛上并未如李白般备受瞩目,其作品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唐朝是一个崇尚艺术与个性情感的年代,而杜甫的诗歌更侧重于社会思考和现实批判,与当时的审美潮流有所出入。

因此,在唐朝众多璀璨的诗人中,杜甫的诗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被埋没了。

然而,到了宋朝,杜甫的诗歌才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推崇。

正因为他对这一切的了解,所以邓华对自己已经陷入更高阶层的政治斗争中并未可知。

他一直觉得他穿越后一直很低调,这个低调指的是他对于万物囊随机物品使用的低调。

但他却没意识到自己文学造诣上所展露的实力,十分高调。

所以景华书院的事情,只要主导的大方向对他无害,他都愿意积极配合。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最近自己准备设计的商会组织。

他觉得要在古代横着走,金钱是才是硬道理。

发生乱世,凭借金钱能瞬间拉起一支实力庞大的队伍,成为一方诸侯。

甚至有时金钱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存亡。

经过几日的思索,这个商会组织的架构他已经大概想清楚了。

首先毋庸置疑的,最主要的掌控人为自己。

自己负责赚钱的技术和长远发展战略。

管理自己前世本就没经验,所以由邓庄村及王宾和钱乐及后续引进的管事人才进行商会管理工作。

邓庄村的每家当家的出来一起投票,选出三人与外姓七人组成十人的管理席。

邓庄村的三人权利与外姓七人权利相当,且需达成利益共同体。

这个商会的目的是为了邓庄村的发展和增强自己的后手资本。

所以要保证自己本家族的利益。

但外姓参与进来也要既得利益。

要有平衡。

这十位管事负责的领域也要可以相互监督制衡。

不能一家独大,对自己的影响力产生威胁。

总之。

这个商会组织,是邓华认为的立身之本。

“唉,虽然我计划如此长远,但现阶段的资本还是太过少了。”

邓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这几日的万物囊又不给力,没有随机出好的生财之物。

这时阿伟敲门,称王宾和钱乐来访。

终于来了吗?邓华心想,随后说道。

“好,让他们进来吧。”

王宾与钱乐,两人笑脸盈盈地踏入书房。

一番寒暄之后,便自觉开始汇报关于阿莫西林胶囊的销售情况。

这阿莫西林胶囊,名声已然传扬开来。

这两天,不仅本地的患者纷纷前来求药,就连邻近城镇的那些病情严重的人们也慕名而至。

即便如此,这阿莫西林胶囊仍剩下足足还有12盒之多。

这两位在商海里沉浮多年的老手,更是巧妙地利用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他们将每粒阿莫西林胶囊的价格炒到了惊人的40两以上。

相比于初次销售,价格足足翻涨了四倍有余。

这次销售的收益共有一万余两白银。

他们将一半的收益五千两白银兑换成五百两黄金,今日也送了过来。

邓华表露出很高兴的神情,他想让自己贪财这个名词伴随自己,也是给自己一个掩护。

毕竟你爱财,别人可能会以财来拉拢你。

不会第一时间想对付你就是下死手。

王宾和钱乐看邓华如此高兴,他们自己也是放心了些许。

毕竟这个阿莫西林胶囊的药确实珍贵,卖多少都不为过。

邓华会嫌弃赚的少了,也是情理之中的。

王宾缓缓继续汇报道:

“邓庄村的中转站建设已开工。”

言罢,他取出一叠地契与相关文件,悉数交至邓华手中。

“这些乃是我们所走的程序与官府批复的文件。”

王宾补充道。

邓华对此并无多大兴趣,只是匆匆一览,便将其交还给王宾。

随后问道。

“不知邓庄村的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