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1章 大军归来(1 / 2)

加入书签

炭火这东西很好,官员们看了六部尚书们用过了之后,都有体会。

最重要的是那炭火炉子就好像是一个锅灶一般,能够热茶或者是热一些花生豆子之类的零食,甚至是在炭火上面做饭都行。

在这之前,谁想到过将锅灶直接搬到值房里面来?

放在之前那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现在可以了!

有了炭火炉子,他们在屋子里面只需要开一些窗户通风,就能够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炉火的温暖还有热气飘飘的茶水。

所以从昨天开始,不少官员都吩咐了下去,让自家的管家或者是仆从今天去购买一些煤炭和煤炉。

他们也想要像那些大臣们一般,在自己的值房当中烤火。

往日里他们到了冬天,都是靠着木炭取暖。

但木炭这东西比柴火还要贵。

不是这些官员们买不起木炭了,而是煤炭更有性价比。

而且炭火的手炉也仅仅是暖个手而已,甚至是温度太高的时候,还有一些烫手。

但是煤炉放在屋子里面的一角,也不用担心引起火灾,反而只需要一会儿的功夫,整个屋子里面都能够暖和起来。

大臣们因此而纷纷议论起来。

“太

子殿下果然是为民着想啊!不单单是这羊毛衫,还有那煤炭,便宜而且好用,暖和!”

“太子殿下若是早一些开始监国就好了,去岁的时候,老夫的腿受了冻,如今都有一些暗伤,本来老夫还担心今岁腿脚只怕更差了,可是如今老夫穿着羊毛裤,烘烤着碳炉子,嘿嘿,一点儿也不冷!”

“昨天内人给我拿来了一件羊毛衫,我还嫌弃他便宜,可是今天穿着它,哪怕是大清早的都不冷了!”

不少大臣们都在说着李氏商行最近的两大壮举,这些举措不仅让京城里面的百姓们受益无穷,哪怕是他们这些大臣们同样是得到了好处。

可以说周逸的名声随着李氏商行的这一个举措,在上下阶层当中都收获到了巨大的提升。

只不过在文官前列,这个时候却是突然出现了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哼,不过是一些奇淫巧技罢了,堂堂太子殿下,不务正事,成天只想着这些歪门邪道,如此行为,如何担当大任?”

不少官员们都是噤声,向前看去,发现原来是张玄陵在这里怒斥。

众人还觉得有些奇怪,秦惠之跟张玄陵的关系比较好,于是问道。

张相,难道没有用太子殿下送的煤炭炉子吗?虽然太子殿下的确是有些不务正事,不过这碳炉子倒是暖和,而且热茶水很方便啊!”

秦惠之说完之后,张玄陵的眼角狠狠地抽了抽,太子怎么没有送给他煤炭炉子,只是张玄陵想的有些多,还以为周逸想要害他,所以他便将煤炭炉子送给了下属。

然而到了如今,越是听到这些人夸赞煤炭炉子的好,张玄陵的心便像是被刀子割了一般。

他现在后悔了,但是根本没有后悔药给他吃。

若是他让人再去买回来炉子的话,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所以张玄陵现在只要硬装着自己不冷,不需要这样的外物让自己暖和起来。

“圣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张玄陵一边说着,一边看向自己身后的这些大臣们。

“区区寒冷你们都受不了了吗,那么天下百姓们的寒冷,他们是怎么受得了的?”

不少官员们一听张玄陵的话,顿感大有智慧。

不过此刻站在张玄陵不远处,将自己裹得像是胖了好几圈的苏子瞻却惊疑道。

“张相为何如此激动,既然都开始抖了起来

,不过张相,下官还是很佩服你,这么冷的天,居然只穿着一件官服就行了。”

张玄陵听到了苏子瞻的话,强行让自己不抖。

不过这大殿里面空空旷旷的,实在是有些冷,他甚至都有些克制不住自己。

“本官只不过是想到了天下的百姓们太过于苦楚,这才有些激动起来,苏大人不必惊讶!”

张玄陵双手交叉,放在衣袍里面,脸色铁青,也不知道是冻得还是激动的原因。

“太子来了!”

这时候有位官员说了一句,不少大臣们都安静了下来。

随着常涂那公鸭嗓子的一声嚎叫“殿下驾到!”

这些大臣们都是开始躬身行礼起来。

周逸微笑着走过来,虚按了一下,说道:“诸位卿家免礼!”

“本宫深觉最近京城里面异常的寒冷,刚刚前来大殿的时候,本宫吩咐了下去,让户部给诸位卿家们拨发一些小年礼,各家煤炭五百枚,三支碳炉,羊毛衣服靴子等各二十套,还希望诸位卿家在忙碌之时,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