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骑虎难下(1 / 2)

加入书签

这话一出,风烟俱静。

百姓若有冤屈无处申诉,可敲登闻鼓,告御状,上达天听,只不过,敲鼓者,需先廷杖三十。

三十廷杖打下来,再身强体壮的人都要去半条命,体弱一点的,兴许当场就被打死了。

因而,西晋立国以来,登闻鼓形同虚设,很少有人敢去敲。

那几个贡生面面相觑,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统领眉头狠狠地跳动了几下,扶着刀柄的手紧了紧,半是劝诫,半是警告:“你们都是读书人,未来一片坦途,别因这三十廷杖枉送了性命和前程,有什么事情,还是找京兆府。”

那几人也生了退意。

沈青黎淡淡一笑:“难怪,世人总说,负心多是读书人,你们和李怀瑾的情谊也不过如此。”

那几人的脸色很难看。

人要脸,树要皮,读书人最是爱惜羽毛。

这么多人瞧着,今日若是退了,落得个贪生寡义的名声,日后,如何立足?

可真敲登闻鼓,这三十廷杖,他们未必能熬得住。

一时间,有些骑虎难下。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统领神色阴沉地盯着沈青黎。

他语气不善:“这天要是捅破了,不知道宴王妃能不能承担得起后果?”

沈青黎道:“身在浊世,不把天捅破,何来的公道?”

统领语噎。

那些跟来的读书人,气势汹汹地喊道:“天理昭昭,善恶有报,岂能让公道蒙尘!”

事情越发难以掌控,统领连忙吩咐身后的侍卫:“快去禀报陛下。”

那侍卫领命应声,转身飞快地朝宫门跑去。

那几个贡生一商量,决定一人挨几杖。

李怀瑾死了,他们群龙无首,便以孙学礼马首是瞻。

等三十廷杖打完,孙学礼牙一咬,取下鼓槌,用力一敲。

“咚!”

鼓面震动,登闻鼓被敲得震天响。

众人的心,也随着鼓声,咚咚咚地跳动。

......

紫宸殿。

晋元帝正在批阅奏折,隐隐听到有鼓声,眉头皱了一下。

他朝殿外喊了一声:“福全,”

福公公连忙进殿,躬身道:“老奴在。”

“哪来的鼓声?”

福公公早就听到鼓声了,在晋元帝喊他进来之前,已经让小太监去查看。

他垂首敛息,小心翼翼地说道:“好像是从宫门方向传来的。”

那就只有登闻鼓了。

晋元帝目色沉沉。

殿内的空气陡然冷凝起来。

前去探听消息的小太监,在半道上,碰到前来禀报的侍卫,一听宫门外的情况,吓得大惊失色,一路飞奔到紫宸殿。

他慌张禀道:“陛下,宫门守卫来报,有国子监的学子敲了登闻鼓,状告宴王妃。”

按计划,事情闹大后,应该由京兆府审理,却闹到了敲登闻鼓。

晋元帝转着手上的玉扳指,吩咐福公公:“宣沈氏几人进宫。”

“老奴领旨。”

福公公一路快步奔到宫门口。

宫门前,黑压压的一片,望都望不到头。

他心头怦怦,跳得飞快,朝沈青黎行了礼,指着孙学礼几人,说道:“王妃,陛下宣您和这几个学子进宫。”

沈青黎道:“这几位学子口口声声说朝廷徇私枉法,今日,便当着天下人的面,请陛下出宫来断一断,以安天下学子之心。”

“这这这......”

“有劳公公回宫通禀一声,我等在此恭候陛下。”

福公公一脸凝重之色,高声道:“大晋有今日之太平,宴王和玄甲军功不可没,陛下皇恩浩荡,不忍有功之臣陷于囹圄,是等案子水落石出,并非徇私枉法,诸位放心,国法如山,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这话,既是说给那些读书人听,也是在劝沈青黎。

沈青黎却道:“世间千千万万人,各有其心,只有现于人前,世人方才相信国法如山,不会为谁徇私!”

话音刚一落地,人群中,传来一声声高喊。

“宴王妃说得没错,请陛下出宫。”

“请陛下出宫!”

福公公见劝不动,对沈青黎拱手道:“老奴一定禀报陛下。”

沈青黎颔首。

福公公又匆匆赶回紫宸殿。

晋元帝听完,一股戾气和怒火涌了上来,他抄起一旁的茶盏,狠狠地掷在地上。

“放肆!沈氏她好大的胆子!”

福公公慌忙跪了下来:“陛下息怒。”

其他宫女太监也跪了一地,一个个屏息叩首,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免得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