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4章 依依不舍后的努力(2 / 2)

加入书签

校门上挂了将近两个多月的横幅,还有自己闺女能考上大学也是多亏了她的帮忙。

他这个人也是知道感恩的,尤其是知道赵思甜家是住在A市的,家庭条件是不错。

也不是借大姑姐的光儿,主要是闺女真要留在A市那么有她在旁照顾也不错。尤其是,如果那小子真的要是考上了A大,那女儿就是白捡个大便宜。

“要是没考上A大呢?”

“我觉得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没有问题的。”

“行吧,如果是他的话我还是同意的,就是我觉得你们最好等他考完了试再处什么对象。”

“我知道哇,我不是在等着嘛。现在,我们还不是对象,就是朋友。”秦书书咬死不承认,就不信父亲还会逼问下去。

果然秦父没有逼问,可是赵家的态度他是明明白白了。因为,他们家杀了小鸡就给自己的媳妇儿送去了。名义是,谢谢她一直帮着家里传信,实在太辛苦了。

秦书书的后妈笑了,让秦父把鸡剁了给秦书书炖上。然后道:“什么叫做感谢我,分明就是给你闺女的。咱们这是,借你闺女光了。不过,从赵家的态度上就知道,他们是满意咱们家闺女的。这亲家啊,算是差不多能结成。”

“他们家,也还不错,是正经过日子人家。别看是农村的,却把一双儿女全部教成了人,这就是大福之家。”秦父对赵家的看法也十分的好,毕竟这年头能供出两个大学生的人家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就冲这人家,也是可以嫁的。

但现在不能大张旗鼓的让别人知道他们两个人在处对象,在这个比较封建的时候,也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编排这两个少男少女。

只能是暗地里交往,等到什么时候赵思南考上了大学再说。

希望他不要辜负大家的期待,能够考上一个所好大学就行。

就像女儿说的,如果他真的认真去考了,无论是考不考上A大,到时候她都会与赵思南处对象。

就算是两读书,只要他同意就好。

到时候总能想办法往一个城市里分配。

毕竟叶建军他们家里是城里的,总认识几个人会想办法的帮他们调转一下。

虽然现在这么想有点不要脸,可这关系到自己家闺女的未来,总得要多盘算盘算,什么家庭之类的都得看明白了。

毕竟女儿嫁过去了,总还得希望她好好的。

同时又让人去打听了一下赵思南家里的情况,尤其是宋英的脾气,这女儿嫁人家主要是看老婆婆的脾气是好是坏。要是好的话,那以后就好相处,要是不好的话那就很难了。

还好,宋英的脾气是远近闻名的讲理。

北方这边不怕女人厉害,只要她讲理就行。

反正,秦书书一直对自己这个未来婆婆感觉不错,也没有觉得她有多难相处。

这边的小心思不提,单说赵思南要一直等到过年之前才会回去。他现在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觉得自己过了一个世纪。

自己的姐姐不光她给复习,还找了地方给复习,整的他白天出去两节课,回来N节课。

的确,他是想考上A大,可没有想过会这么的可怕。

在想办弃的时候,她姐又带着他A大转了好几圈。

各种介绍,然后又带他去了秦书书的学校,又一顿介绍。

两个学校离的不远,中间隔着一个农贸市场,骑车子也就十几分钟的路。

“怎么样,还想不想来这里读书?其实你考上她的学校也是可以的,至少现在你的成绩就可以。但是,来A大你的工作会更好,以后对工作的选择也会更多,薪水也多,可以养一个女人……”

“姐,别说了,我学,我使劲学。争取在回家之前,我能达到你的期待。”

“这还差不多,我当初可是拼了老命在学。”

赵思甜顺便还夸奖了自己一句。

“没有,我就看着姐夫拼了命的给你烧屋子让你不冻手,可以早起学习。天热还给你打扇子。”

“行了,以后你学着点儿。”

“切,那多丢面子。”

赵思甜听完之后给自己弟弟一顿打。

“你姐夫丢啥面儿了,不也挺好?你要有这种想法,那我以后就不让秦书书不和你处了。大男子主意,以后肯定不会心疼自己媳妇儿,和你在一起我怕我朋友吃亏。”

这下子赵思南脸都绿了:“姐,亲姐,你是我亲姐,我改,我改还不行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