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章 水淹饥民(1 / 2)

加入书签

“公爷,最多七日刘六刘七叛军就要打到芜湖城下了!”

眼见叛军逼近,安西侯急得五内俱焚,只得来敲唐庸的门。

唐庸已经一天一夜没露面了,原本指望显圣公抵挡反民的百姓又仓皇逃走了数万人,城中一片混乱。

许久之后,房门缓缓打开,一道憔悴的人影立在门前。

“公爷,您这?”

安西侯大惊,因为眼前的显圣公浑身稿素,像是在服孝!

莫非连神通广大的显圣公也束手无策,做好了与将士们战死芜湖的打算,这是提前为自己哀悼?

唐庸神色说不出的疲惫,只清清冷冷道:“好好守着城门,本公自有安排。”

安西侯急道:“叛军即将兵临城下,公爷到底有何对策,可否与卑职明言?”

唐庸微微摇了摇头,面无表情,又关上了房门。

“启禀显圣公,叛军距芜湖只有三百里!”

“启禀显圣公,叛军五日后将到达芜湖城下!”

“启禀显圣公,安西侯他……昨夜已从北门离开了!”

……

“启禀显圣公,叛军距芜湖已不足百里!”

“知道了。固守城门。”

“是……”

传信兵的最后一个字说不出不的绝望,在他看来,芜湖已经落入了叛军的深渊巨口,绝无生还之理。

传信兵离开,唐庸便缓缓走出了屋子,仍是身着一身素白。

他眯着眼望向灰白的天空,微微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有此杀孽,我永堕无间地狱……”

三十万叛军如黑色潮水般向芜湖拍来,身后留下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尸体。

那都是因体力不支被踩死踩伤的饥民。

而损失的这部分反民将在他们夺下芜湖后得到补充,继续北上,席卷四方。

安徽境内有大江,名曰横江,乃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水势湍急,纵贯南北。

没有人留意到横江下游水流量开始急剧减少,毕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叛军身上。

稍微有些见识的都知道,一旦叛军攻陷芜湖,金陵便岌岌可危。

而一旦叛军拿下金陵,这天下就要一分为二了。

显圣公三烧粮草的壮举经久不衰,想不到他战无不胜的神话最终会在一群手无寸铁的反民手中破灭。

“看到了!叛军来了!”

城头上的士兵终于在地平线上看到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腿脚顿时有些发软。

上千守军望着这恐怖的一幕,无不心惊胆寒,唇干舌燥。

难道他们当真都要死在这里了吗?抑或成为这无数饿鬼中的一员?

“公爷来了!”

“二爷,我们该怎么办?”

“二爷不退,我们不退!”

“誓死追随二爷!”

……

得知安西侯连夜卷铺盖潜逃时,士兵们无不气得骂娘。

所幸还有显圣公与他们共同进退。

显圣公皇恩厚重,身份尊贵,连他都不怕死,他们这些士兵怎敢有畏缩怯战的想法。

唐庸扫视着这群年轻的士兵,忽然道:“不要怕,你们死不了。”

“呜呜……”

一名小兵瞧着唐庸身上的素袍,忍不住哭出声来。

都到了这个关头,他们实在想不出显圣公还有什么力挽狂澜的法子,权当他只是在安慰众人。

可他还年轻,还有父母要赡养,还不曾娶妻生子,人生还有许多事没有经历。

一名小将喝斥道:“哭什么?有公爷陪着我们同生共死,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另一名将领也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能让叛军入城!”

“杀!”

“杀!”

……

两句话顿时激起了战士们骨子里的豪迈之情与血性。

然而唐庸却对眼前这一切充耳不闻,视若无睹,只是默默地望着远方的叛军。

许久之后,终于将目光转向了看不见的横江的方向。

就在此刻,远方数声“轰隆隆”的惊天巨响响彻天空,整个大地都与在颤抖,与叛军的脚步声遥相呼应。

紧接着,远处山林间又响起了如恶龙咆哮般的怪异声响,似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向他们慢慢逼近!

“什么动静?”

“好像是从西面传来的!”

“地震了吗?”

……

所有人都面有惊骇之色,难道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也有那么几个熟读兵书的老将,像是猛然开悟般,一脸惊喜地看向唐庸。

他们有救了!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