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1章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1 / 2)

加入书签

唐庸兵不血刃地接收了流火城,只因他威望既高,声名又响,流火城守军根本兴不起抵抗的念头。

征银征粮的告示很快颁布下去,一时间城内豪强士绅人心惶惶。

他们当中自不乏巧取豪夺者,但也有许多是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积累起家业,谁也不愿将自己的财富拱手让人。

何况是这多事之秋,没了粮食,一旦发生变故,岂不等死?

处理了些事务后,唐庸正要回后堂陪几位娇妻,下人来报道:“二爷,齐大人亲自上门送请帖!”

这位齐大人本是城中长官,唐庸进城后,他便搬去了自家宅院。

唐庸微微笑道:“请他进来。”

他知道自己不露个面,城中总归民心不稳,该找个机会打消他们的疑虑。

齐大人躬着腰快步走进大堂,倒头便拜:“下官参见公爷!”

唐庸点了点头,微笑道:“可是城中的士绅老爷们要见我?”

齐大人愣了愣,随即苦笑道:“公爷料事如神,下官佩服。正是城中士绅恭请公爷今夜莅临万福楼赴宴!”

唐庸道:“也好,我也正想见见他们。”

齐大人大喜,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唐庸笑道:“有什么话不如今晚再说。”

齐大人点点头道:“下官告退。”

他刚离开,林澄便找了过来,他身着素衣,头缠白布,显是在为什么人戴孝。

双目红肿,显是哭过了。

唐庸惊讶道:“怎么回事?”

林澄哽咽道:“那日我们离开皇宫后,虎国公便触柱自戕了……”

“什……什么?”

唐庸胸腔中弥漫一股悲怆之意,但是他并不意外。

那位皇帝实在伤了太多人的心,而受荼毒最深的人之中,必定有虎国公的一席之位。

虎国公一生纵横沙场,军功累累,他德高望重,为人却低调谦逊,深受百姓爱戴。

没想到敌人的屠刀不能伤他分毫,最终却在朝堂的阴谋诡计中看淡了生死,选择自尽。

唐庸叹了口气道:“虎国公虽死犹生,我们不会忘了他,大华世世代代的子民也不会忘了他。”

林澄忍不住哭道:“二爷,您知道吗?当初即便知道我父母死于他之手,我还是告诉自己,只要他勤政爱民,造福百姓,我便永远将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

我不明白,他那么聪明,明明可以做个好皇帝,为何偏偏要干出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来?”

唐庸无法回答他的问题,人性的复杂本就不是人类自身可以想象的。

过了许久,他才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林澄忽然抬起头,盯着唐庸道:“二爷,您做皇帝吧,我相信您做了皇帝,百姓一定会有好日子过,外族也不敢再轻犯中土!”

唐庸性情荒唐,但他对百姓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慈悲和怜悯。

即便面对安徽数十万反民,他也是尽了最大努力招抚后,才选择了水淹饥民这样决绝的做法。

唐庸没有答他的话,但似乎被触动了某种心事,脸上浮现了一丝挣扎之色。

又过了许久,唐庸忽然伤感道:“就算我能做个好皇帝,可是我的儿子呢?我的孙子呢?他们未必就不会成为一个无道昏君……

一统天下后,皇位我坐,你坐,抑或是谢玉和胡大莽坐,都不是问题,可等我们死了后呢,每每想到我们子孙某天可能成为荼毒百姓的罪魁祸首,我心中便感到恐惧。”

他也曾想过将来做一些政治制度的改革,可他所知的那些制度在这个民智未开,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也许会造成更深重的灾难。

而林澄却满脸震惊,红肿的双眼也慢慢睁圆了。

他肃然道:“就凭二爷这番话,世间无人比您更适合成为天下的主宰!”

又道:“华夏数千年的历史,真正太平的日子又有多少年?二爷既有此胸襟,只需想着能让百姓能多过一天好日子便是一天!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至于我们的后人昏庸也好,英明也罢,已不是我们能管的了!”

唐庸长出了一口气,微笑道:“我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罢了,不去想那些!”

与唐庸一番深谈后,林澄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他道:“二爷拍死皇帝的事情已传到流火城了,这流火城当真像着起来了似的!”

唐庸打死皇帝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整座城池,流火城顿时沸沸扬扬。

万福楼内,百姓正略带兴奋地讨论着这个劲爆消息。

至于为什么兴奋,没人说得清。

大抵人人都是爱看热闹的动物,而天底下没有比打死皇帝更大的热闹了。

一人慨叹道:“听说虎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