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章 生擒众土匪,剥皮撒盐(1 / 2)

加入书签

历时三个月,无良道士一行人终于来到龙国东三省。

他们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路上并不太平,乱世之年土匪盘桓,军阀割据。

他们一路上劫富济贫,惩治了不少恶人。

但对已经彻底腐朽的龙国来说,他们做的贡献微乎其微,恶人更是如雨后春笋,清理一批还会冒出一批。

归根结底,还是龙国的‘根’坏了。

就像是人身上的毒疮,光排毒是没用的,必须要将整个毒疮连带着附近的腐肉一同割掉才行。

这一日,几人来到一处农户家歇脚。

开门的是个老大爷,警惕地看了看他们,见他们一身的道士打扮,这才放下戒心。

几人为首的大师兄上前与老者攀谈。

“无量天尊!老人家,我们师兄弟一行从南面而来,眼看着天要黑了,可否在您家落个脚?”

“来吧,但是老头子家中实在没有粮了,没法招待你们。”

“这个无妨,我们身上带了粮食,和您借个灶台就行。”

“那行,你们进来吧!”

老大爷心肠不错,热情的将他们迎进院子里。

这时,屋子里跑出一个半大的女娃娃。

“爷爷!”

女娃身上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长得很俊俏,但就是蓬头垢面的不知多久没洗脸了。

此刻看到几个道士,有些胆怯。

“萍萍,咱家来客人了,快去给他们打水喝。”

“嗯呐!”

小丫头转身取了个木桶,随后跑出院子。

村子里有一口古井,他们平时就在那里打水喝。

“老人家,我们还没吃午饭呢,借您家灶台一用。”

“用吧,院子里有劈好的木头。”

“好嘞!”

在大师兄的示意下,几人纷纷卸下身上的行囊,取出里面的粮食、干菜和装着调料的瓶瓶罐罐。

等到小丫头打水回来时,几人已经点燃了灶火。

三师兄将高粱米和各种干菜、肉干一股脑丢入锅中,然后又加了些盐和调料,便盖上了锅盖。

不多时,一阵饭菜的香气飘了出来。

三师兄掀开锅盖,心满意足地闻了闻,随即取来一个大铁盆,将炖好的高粱米盛了出来。

几人立马蹲在院子里,各自取碗盛饭。

不远处,老头的孙女闻着高粱米的香气,下意识舔了舔嘴角。

“爷爷,我也好饿啊!”

她捂着肚子,用极低的声音地向老者开口。

后者闻言起身从橱柜里取出一块硬巴巴的玉米饼递给她,自己则捂着肚子坐在一旁。

这块含米量极少的饼,是他家最后的口粮。

爷孙二人的动作自然瞒不过几个道士的眼睛,他们对视一眼后,大师兄叹了口气。

他又从锅中盛了两大碗高粱米,并在每个碗中放了一块炖烂了的熏狼肉,起身走向爷孙二人。

“老人家,我们米煮多了,您老要是不嫌弃的话,帮我们分担一下吧!”

他笑着将碗递过去,而且说得很委婉。

萍萍看着眼前的高粱米,忍不住舔了舔嘴角,不过她并没有去接,而是怯生生地看向老者。

老者慌忙站起身,并没有接碗。

“使不得,使不得,我爷俩有玉米饼吃就行,你们留着吧。”

“老人家,我们真的煮多了,而且还用了您家的木柴和灶台,小丫头还给我们打了水,这是给您的报酬。”

“不不不……”

“哎呀,老人家您就收着吧。”

大师兄强行将碗塞到他怀里,然后不等他再开口,转身离开。

老者喊了几声,见他执意如此,这才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想吃啊。

只是觉得这几个道士长路奔波,也十分的不容易,所以才不好意思去接。

萍萍抿了抿嘴唇,可怜兮兮地看着他。

“爷爷,我……我想吃。”

“吃吧,吃吧,吃完了记得把碗筷洗干净,再谢谢人家。”

“嗯!”

得到爷爷的允许后,萍萍这才端起碗筷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

有些烫,但味道确实很不错。

除了高粱米独有的粮食香味外,里面还有煮烂的干菜和肉香,最主要的是放了盐巴等调料。

这对于长期营养不良的她来说,简直是山珍海味。

老者端起另一只碗,也跟着吃了起来。

院子里一时间只剩下吃饭的声音以及几个道士的聊天声,直到锅中的高粱饭见底后,一个青年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杨大叔,不好了,回风山上的镇三江来了,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