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 8500(1 / 2)

加入书签

海鲈鱼又叫青寨、花鲈、花寨、鲈寨子,腹部白白的,背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属于海洋中比较常见的经济鱼类,也是海钓者最喜欢的一种。

海鲈鱼有黑白之分,这一网中基本都是白鲈,而且个个膘肥体壮,目测平均都有个五六斤,最大的能有十几斤。

“发财了!”

高正恩两眼放光,开始解网。

海鲈鱼的价格不高,即便在后世海鲜价格普遍虚高的情况下,也就三四十一斤。

高正恩一边往活水仓里扔鱼,一边说道:“韩孝利那边,这种大海鲈一斤能收5원!”

虽然单价低,可是产量高啊!

就算5원一斤,最少也能赚个5000원,赶得上他之前出海的总和!

趁着高正恩解网的功夫,金日天开始往回去的路划桨。

有了上千斤的鱼获,他也没有心思钓鱼了,只想着赶紧把鱼运回去卖掉。

小木船的吃水很深,划起来也很费力。

一直到了下午一点多,太阳跳过中轴线,金日天才回港。

因为是中午,渔港里空荡荡的,只有看船的老头在,见两个人回来,老头立刻过来帮忙栓绳子:\"啊呦,正恩啊,日天,你们可是发大财了,抓回来这么多的鱼!你们这出海一趟,比别人出海一个月抓的鱼都多!\"

金日天哈哈一乐,随手抛了一条十斤大海鲈给老头,“同喜同喜!”

老头抱着活蹦乱跳的大海鲈,眼睛都笑没了。

这就叫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

你话说的再好听,不如来一条实实在在的大鱼。

这么多的鱼,光靠他自己肯定是没法搬过去了,所以金日天跑去收购点借了一辆大推车,还把两个帮忙的伙计给叫了过来。

两个伙计跟金日天也熟悉了,看到满仓的鱼,不由惊呼道:“日天老弟,你的运气真是爆棚!这几天就属你的收获最多了!”

金日天哈哈大笑:“等卖了鱼请你们吃酒!”

金日天可不是个吝啬的人,以后还要跟这些伙计打交道,打好关系是必须的。

大推车来回推了三趟,才将这一船的鱼获送完。

韩孝利算盘珠子打的噼里啪啦,“大海鲈一共一千一百斤,按你6원一斤,黑鲷鱼三十斤,按你20원一斤,还有其他的海鲫鱼、小杂鱼,算你10원一斤,一共是7500원!”

“别急孝利姐,还有这些大螃蟹呢!”

蟹笼里的大螃蟹是分开计算的,混在鱼群里容易打架。

一共是六十只螃蟹,差不多有五十多斤。

高正恩把昨天晚上赶海的收获也提了过来,一条六斤重的点带石斑鱼,一斤收购价是80원,还有皮皮虾家族,也有三斤多,一斤收购价是10원。

“孝利姐,全都给你!”金日天露出一口大白牙。

韩孝利妩媚的横了他一眼,数了一沓厚厚的钞票:“一共是8490원,姐给你凑个整,给你8500원,小坏蛋,你现在可比姐姐有钱了,要不要考虑包养姐姐啊?”

金日天也习惯了女人的调戏,看着越来越近的女人,说道:“孝利姐,请问是怎么收费的呢?”

“什么怎么收费?”

“一个小时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一年多少钱?”金日天刚说完,拿起钱,撒丫子就往门外跑。

韩孝利反应过来,抄起鱼叉就跟在后面追。

哈哈哈——

。。。。。。

金日天一天赚了8500원的事情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在这个工人工资普遍3、400원一个月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日新8500원的,谁不疯!

虽说他们这些渔民,工资普遍比进厂的工人要高,但一个月平均下来也就一两千원,而且打鱼这种事还要看运气。

刮风减半,下雨全完!

所有人都在羡慕金日天的爆好运气,认为他是找到鱼群了,或者是发现了某个钓点。

黑山村。

赵家。

赵斗植和哥哥赵斗淳参加过半岛战争,后来签订协议后,退役还乡,重操旧业。

政府给了他们兄弟俩一大笔退役安置费。

兄弟俩子承父业,买了一条大铁皮船。

仗着年轻力壮,兄弟俩每次出海都能有不错的收获,一个月弄个四五千원跟玩似的。

“欧巴,听说日天那个臭小子今天赚了8500원!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赵斗植喝了一口清酒,不忿道。

因为学习不好,兄弟俩很早就辍学在家,后来政府征兵,兄弟俩一起上了战场。

“上学的时候,那小子就是个书呆子!”

赵斗植和金日天是小学同学,金日天学习好,是家长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