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膏药(1 / 2)

加入书签

“兰芝?”李国栋试探的声音将她拉回来。

短短回忆让她泪流满面,这是上天看她可怜,重新给她一次机会,这一次,她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要休息,别吵吵。”不耐烦的声音,立刻让门外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一切都来得及,她还可以任性的发脾气,真好。

她都要忘记自己还有过这样一面。

身体是自己的,摔到头也只是轻微的眩晕,以前也就不当回事,后来年纪大了,时不时的会头痛,也舍不得去医院看看,她现在怀疑是这次落下的病根。

重来一次,她要好好对自己,自私一些没什么不好的。

连自爱都做不到,别的也不用想了。

头还是很晕,昏昏沉沉的,打定主意,还是去拿点药的好。

穿好鞋子,给自己加件衣服,带上自己的攒的钱。

出了房门,正在院子里忙碌的王建国奇怪道:“李国栋来找你,你咋不搭理他,人刚走。”

“以后再来别让人进门,烦他。”王兰芝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着,转身出门去了。

留下摸不着头脑的王建国。

他们所在的王家村,是附近几个村子里最大的,现在还是土坯做的房子,条件好一些的会有一些用青砖的,也是半青砖半土坯的。

后来富裕了,村里人陆陆续续盖起红砖大瓦房,用不了几年,这些土坯房就几乎在村子里绝迹了。

有些人家还养着牛、羊,在村子里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了。

此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开始冒烟做饭,不时还有饭菜香味飘出来。

走在乡间土路上,地面坑坑洼洼的,还有些不真实感,凭着记忆中的路线,慢慢来到村子里的赤脚医生这里。

老吴是被下放过来的,最早一批的,据说之前是什么大城市的有名的大夫,因为懂点医,在村子里过得还行,也仅仅是还行。

下放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受些欺负,毕竟指不定什么时候有用到他的时候,看点头疼脑热的也不用专门跑一趟镇上,在这拿点药基本上都能好差不多。

村里人看病也不收钱,两三个鸡蛋,几斤粮食,有啥给啥,不给老吴也没办法。

用的都是自己在山上采的草药,自制的药膏药丸,都很管用。

王兰芝去的时候,老吴正在自己做饭,大锅里面看不出什么原料的汤汤水水,也难为老吴吃的下去。

“老吴头,你没口粮了也不至于吃泔水啊。”王兰芝打趣他。

老吴头也不生气,笑眯眯地看向她,只一眼,脸色微变。

“你这臭丫头,快过来,我给你看看脑袋。”

王兰芝诧异,她知道自己脸色不好,也知道老吴有东西,但不知道老吴这么有东西,只一眼,就知道她伤了脑袋。

点点头,“好!”

老吴的院子就在村尾,周围也没有别的什么人家,厨房就是刚刚那一口露天的灶台。

院子里乱放着一些晾晒的草药,再就是一个潦草的茅草屋,最外围是用树枝搭建的围栏,圈出来这么一块地,就是老吴的地盘了。

五十多岁的老吴已经头发全白,看着倒是精神奕奕。

王兰芝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借着灯光,赤脚医生老吴给她看脑袋。

“怎么弄得?”摸着她脑后鼓起的大包,问。

“你没听说啊?如意那个大傻子发疯,吓得我从高家那个墙上掉下去摔得,直接晕了。”

老吴也不用把脉,心里有数,在屋子里面拿出一个黑色的陶罐,能看出有些年头的。

在院子里的草药里面挑挑拣拣,用工具捣成粉末,从黑罐子里面掏出一坨黑褐色的东西,浓浓的中药味扑面而来。

王兰芝不觉得难闻,反倒是感到神清气爽,脑袋的眩晕感都消退不少。

抹在一张黄色的膏药布上,把捣碎的粉末倒上去,不知道在哪摸出来一个脏兮兮的小木棒,直接在布上搅来搅去,混合在一起。

搅匀以后,小棍随手一扔,“来,丫头,低头。”

她梳着两个大麻花辫,脑袋后面隐约可见鼓起来的猩红大包,倒也方便,直接糊上去,也不用担心找不准位置。

“嘶,疼啊,老吴!”糊上去还使劲摁摁,疼得王兰芝龇牙咧嘴。

“粘住不掉下来,才管事,这几天也别想洗头了,出门搞个帽子。”

虽说老吴看起来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这药是真管事,晕晕乎乎的感觉好很多。

能活着就很好了,难看点就难看点吧。

“吴大师,厉害,我现在感觉好很多了。”王兰芝毫不吝啬她的夸奖。

“厉害你也不跟我学啊?可怜老夫这一身医术竟然后继无人。”老吴半真半假的,望天惆怅。

王兰芝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