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章 在路上(1 / 2)

加入书签

话不多说,杨军在天黑了好久才上了东来的车。

杨军心里想装货不会白天装啊,现在这时候快伸手不见五指了,装什么货。

坐着车,左拐,右拐,把杨军绕过七晕八素,到了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瞪大眼睛看看,前面仿佛是座仓库。

葛东来拿出手电筒,左三圈,右三圈的晃了晃,忽然对面仓库也左三圈,右三圈的晃了晃。葛东来这才打开大灯照了过去。领着杨军到了那人跟前,那人狐疑的看着杨军。

“自己人,不用怕,货呢?装车吧。”

杨军借着车灯光看到还有同样的两张车停在那里,但是奇怪的是一张车啥也不装,一张随便装了点就不装了,自己坐这张车则给劲往里塞。

装完车,葛东来拿出一个塑料袋,那些人纷纷拿出手机关机,放进塑料袋里。葛东来呵呵对杨军说:“胖子,这是规矩。”杨军见状也拿出自己的手机放进塑料袋里。

接着那张空车先走了,接着装得少那张车也出发了,最后葛东来这张车也晃晃悠悠的上路了。

在黑夜里走了好久,杨军很无聊,就有话无话的葛东来搭话。

“东来,你们是干什么的,搞得这么神秘。”

“走私呗,还能干什么。”葛东来一点没有隐瞒的意思。

“走私用这么破的车?”杨军一边挪了挪自己被颠得快成八瓣的屁股问道。

杨军对走私车的印象停留在电视剧里面。汽车发动机被改装过,碰到缉私的,一脚油门到底 顿时变成火箭飞车,华夏那些破警车怎么抓也抓不到,而且装甲极厚,无论什么障碍一撞就开,一冲就倒,比二战的苏联坦克还牛逼。

“你懂个毛,碰到缉私或者边防的,把车丢了就跑,车能值几个钱?减少损失呗。”

“咋天这么黑才去上货?多不方便。”

“呦,这批货有点特殊,被查到不好整,要躲着点。”

“是什么货啊?”

东来回头看了看杨军,眼睛突然放出凶光,“干我们这行,最重要的就是不闻不问。”

这话把杨军噎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东来主动开口问,“兄弟下来干什么?”

“下来挣钱呗,还能干什么,你们一个月能挣多少?”杨军回答。

“看情况呗,少的时候五六千,多的时候七八千。”

杨军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我说这工资也不高啊?听说被抓到判得挺重的。”

“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抓到,判刑也要根据你的货物来判,有时候很重,有的罚点款就放了。”

“什么货判得最重?”杨军好奇的问。

“白面呗,还能是什么货。”葛东来根本不隐瞒。

杨军一下无言了,在传统的教育下,什么是“白面”,心里还是很清楚的。心里开始打退堂鼓,程哥这是介绍了什么发财的路子。这分明是掉脑袋的买卖。

顿了一下,葛东来又接着和杨军聊着,“那东西也不是你想走就走的。我们这波人一般很难碰到,你认识刀哥,给我们介绍介绍,提成你分大头,还没有一点风险。”

杨军一下心情变得极度低落,脑子里全部是被押赴刑场的画面,心里一千个“草泥马”。“七八千的工资这个概念始终盘踞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心里说,进水,进水,为了这点钱。绝对是大脑进水。这里的人都疯了。

东来接着又说:“现在我们经常拉的是冻品。走货量大,客源稳定。”

“什么是冻品?”杨军问。

“就是冻肉,冻猪脚,冻鸡爪什么的。”

这么说杨军明白了,在华夏他听过宣传,就是什么病死的猪肉,遭瘟的鸡啊这些拿来宰杀后,低价收购,低温冰冻拿到市场高价出售,如果人吃了,一定会上吐下泻,如果不及时就医,马上会见阎王。

“就是病猪肉呗,这个也太害人了。”杨军接茬。

“哪里是病猪肉,是冰冻肉。欧洲美国的人没有习惯吃猪蹄,鸡爪,猪头之类东西的习惯,价钱低得要命,消化不掉,就出口到华夏。华夏卡的严,只好运到东南亚,再靠我们销售给华夏。这些东西在欧洲美国是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食品监督可比华夏严多了,而且是速冻的产品,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点问题都没有?”深受华夏教育的杨军下意识的重复葛东来最后几个字。

“问题有,是出在我们身上。华夏怕影响国内养殖户的收入,不放开进口。我们呐资金实力又不够,没法建设大量合标准的冰冻冷库,运输和销售根据华夏的政策变化又大,常常使冻肉长时间处于常温下,最后导致变质。就出问题了。”

“那你们怎么办?”

“加防腐剂呗,反正都是走私,就大量加,加到放太阳底下晒都没问题。要是华夏放开进口,干这行就发财咯。”

一路上,杨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