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章 未来战略(1 / 2)

加入书签

崇祯五年,正月。

连续下了两个月的大雪总算停下,天空偶尔能看到一丝阳光。

韩昔巡视延缓镇的城防,原本三丈六尺的城墙,已是变成两丈高了。这其中有一层风沙长期没人清理,加上今年的雪灾让城墙突然就没了一大节。

这还是延缓镇的城墙,周别堡寨的寨墙大多都是一丈到两丈,要是此时蒙古鞑子入侵。

这些寨子定是难逃被洗劫的情况。

不过好在,此时河套的蒙古部落大多都集结在包头,五原,临河三城,三城今年宰杀了十二万六千头牛羊。

换出粮食四万石左右,草料十万石。

布匹五千,茶叶,糖等东西也换出了不少,不过都是一些蒙古贵族凭换占了大头。

因此,今年雪灾并没有蒙古鞑子往榆林卫这边入侵。

“现在登记造册的灾民有多少了?”

韩昔问道,他准备开春后让人将城脚下的沙土清理一下。

“已经有六千多户,加上原本归属我们的寨民,大概有一万零九千八百户。”田沣回禀道。

韩昔听后,感觉这人有点少了,要知道今年可是准备耕种一万一千顷。

一户耕种照顾一顷地,就是一百亩地,如此多地不到十口人施肥都忙活不过来。

如此,耕地肯定减产。

这恐怕又要出动军队耕地了。

“你去葭州看看有没有灾民?”韩昔突然开口道,在他印象中葭州城外一直都会聚拢一群灾民,处理完没多久又会聚拢一批。

“那边的灾民已经全部迁移过来了。”田沣回道。

迁移过来了?这田沣考虑事情也是周到。

韩昔陷入沉思,一万多户差不十万人口,现在人口还真不好弄,大部分人遇到灾害都是往南逃,只有少数是往北逃的。

往北逃的大多都被聚拢到吕梁山飞豹寨范围。

这一时想找人种地都寻不到。

不过应该很快又会有新一批的灾民过来了。

因为延安府往北诸县今年无雪,今年八九不离十定是一场春旱。

今年这雪下的有些古怪,关中,榆林一带都是连续下雪两月,但延安府却是无雪的天气。

也不知道这些雪是如何跳过延安府的。

就是因为延安府一带无雪,隔壁的安塞县,就是高迎祥起义的县城,此时粮食价格已是涨到斗米七钱银子。

而四十里外的延安府府城粮食价格纷纷翻倍的涨。

原本五六文一斤的土豆涨得最是疯狂,一下涨了五倍。

当初韩昔占领延安府并没有全境占领,只是将子午岭一带州县占领,还有位于黄龙山的洛州。

大概只占领了整个延安府的三之一的土地。

如此涨价,此时的韩昔都在思考着要不要放一批粮食压下价格。

这要想将价格压下去,那少说也要五十万石粮食起步。

不过如此做显得有些傻,购买粮食的大头肯定是那些商人,然后这些商人将粮食囤积起来。他们也不愁卖不出去。

百姓手上没多少钱银,定是买不了多少。

如果出粮食赈灾,那又是一个安置十几万灾民的大工程。

而且有些忙不过来,要知道,现在关中还在组织着百万人口南迁的工作,实在抽调不出人手来。

没错,陕西北部这灾害频发到年年都有,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填补窟窿。

韩昔也有些扛不住,所以放弃大片关中北部的旱地,准备在关中南部和汉中多开垦一些耕地。只保留水田和灌溉农田。

百万人口,韩昔也打算转移一半到汉中,另外一半准备转移到川蜀成都。

韩昔准备等皇太极第二次入关时将保宁,龙安,成都三府拿下。

就是不知道这皇太极第二次入关是什么时候,毕竟很多事情都被韩昔的布局打乱了。

前年打响的大凌河之战,虽然城没做成,祖大寿也投降后金,但韩为却是换到锦州。

韩为率领的军队可不是关内那些只会尾随欢送后金离开的明军。

孙承宗让韩为救援大凌河城,但他却是绕行义州卫直接攻占广宁卫,随后歼灭两支回援的建奴千人队,并快速收复广宁卫周围大小堡垒,并做出东进袭击辽东镇。

当时收到消息的孙承宗都是懵的,他的命令是去求援大凌河城,怎么就跑去几百里外攻占广宁卫了。

皇太极听到消息时也是吃了一惊,但还是将消息压了下去,继续围攻大凌河城,他才不会中敌人声东击西之计策。

这确实是声东击西之计,韩为的中军其实隐藏在小凌河附近,见皇太极不上当,韩为只能骑兵继续攻占寨子,这些寨子被攻下来多了,就算皇太极知道是计策,这心中也慌呀。

不过最后,祖大寿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