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风雨中淬炼坚强意志(1 / 2)

加入书签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梦幻泡影。在二丫的童年里这样的泡影比哥哥王凯旋更多了一些。

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再到三年级,每一年的暑假,二丫都是放下书包,扛起放羊鞭的放羊娃。

早上六点钟,二丫早早起床洗漱,然后喝一碗大米粥、吃个煮鸡蛋,穿上放羊专用的旧衣服、旧鞋子,带个大草帽就准备和爸爸一起去放羊了。和上学的时候一样,每天早上爸爸都要清扫羊圈,但是不一样的是,二丫上学的时候爸爸自己去放羊,而暑假里,爸爸收拾干净羊圈后会带着二丫一起去放羊,因为夏天随着青草茂盛的同时、田里的庄稼也都长高了,大力一个人看管几十只羊,又怕吃了别人的庄稼,所以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大力总要四处拦截,避免淘气的小羊钻进地里祸害别人的庄稼,这是一个牧羊人应有的本分。如果王大力带一个孩子来就轻松多了,如果是去往目的地的路上,一般二丫和大力都是一人看管一侧,因为头羊会领着羊群一路向前,只要每个人管好一侧别钻进地里就行了。等到回来的路上,因为羊群都吃饱了,所以两侧的看管任务就减轻了,二丫一般会走在羊群的最前面,而大力负责断后。因为中午或者晚上羊群回家的路上,有一些有羔羊的羊妈妈会着急往家跑,跑的会非常快,那就容易带着整个队伍跑散了,所以二丫的作用就是控制队伍节奏。

大力向来是要比别的牧羊人勤快,也更善于观察。大力每天六点半出门,中午十二点回家;下午一点半出门,晚上五点半回家。整体上平均每天都要带着羊群放牧近十个小时。而与临近的许三郎家对比,人家许三郎每天八点半出门,也是十二点左右回家;下午两点半出门,也是五点半回家,每天他的羊群只有六七个小时放牧时间。也许有人会问,那大力多放了两三个小时,羊儿们会吃的更多吗?其实不是必然的。因为大力一般会带羊群去更远的地方,开辟一些其他羊群到不了的地方,吃最旺盛的草,但是这也意味着大力的羊群要走更远的路,最远的时候要走出去十多里地,从大力家到最理想的放牧地方可能要走将近一个多小时,往返就三四个小时。走那么远累的不仅是羊群,还有跟着一起放羊的二丫。

暑假里跟着爸爸放羊,有时候走了一上午,羊儿们是吃饱了,但是二丫饿得直晃悠,她说:“爸,我饿了,走不动了。”大力说,快到了,马上到家了。又走了一会,二丫又说:“我走不动了。”

直到二丫实在走不动了,大力会找一片宽阔的地带,让羊群停下来休息,当然这样二丫也可以跟着休息休息了。大概十分钟左右,又会继续启程。走不动了,就蹲在地上缓缓,总还是能坚持,毕竟要走向家的方向,目标越来越近,所以每次二丫都能坚持到最后。如果说放羊生活给二丫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坚持二字,也正是学会坚持,让二丫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收益颇丰。

暑假里的放羊生活,四肢的劳累固然辛苦,但是更磨砺二丫的是应战暴风雨的勇气。

大力放羊,从不被天气左右。有时候,即便天气预报说下午有大雨,大力还是会依然准时准点的出门,顶多是带个雨衣,穿个雨靴。二丫也有雨衣,雨靴,但是二丫不愿意穿雨靴,因为太沉了,普通布鞋走十多里路二丫都很费劲,要是穿着雨靴她一定是跟不上羊群的。

有一次,二丫和爸爸午休过后,和往常一样赶着羊群出发了。二丫带了一顶米黄色的草帽,穿了一件绿色和黄色相间的外套,一条绿色的旧运动裤,脚上蹬了一双发黄的白色帆布鞋,帆布鞋的鞋尖部位有保护脚趾的胶皮,胶皮和布鞋的连接处已经漏洞了,但是不影响穿。即便是很热的夏天,二丫还是要穿袜子的,因为她要经常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不穿袜子或者长裤,腿会被草划伤的。

二丫天生是个白孩子,但是因为每年夏天都要风吹日晒,所以每年夏天她都要黑一层,然后经过一冬天的修复,第二年春天又白回来了。二丫长了一双大手,像爸爸大力一样能干活的大手,因为常年不是哪放羊鞭,就是在家里做饭烧火,二丫手掌已经有了硬邦邦的老茧,和几十岁人的手一样,手背面也是能看到清洗了毛孔和裂纹,因为二丫没有护手霜,也用不上护手霜。

对于二丫来说,每天和爸爸去放羊,就像工作一样自然,她每天都会根据经验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有时候爸爸有什么特殊部署,她就会根据指令随时调整。

那天,因为听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所以大力和二丫都准备了雨衣,二丫左手拎着雨衣,右手握着鞭子柄,把鞭子扛在肩上,一边走一边吆喝:“噢——噢——噢””哄赶着羊群。刚到达第一片草区,天上就开始乌云在汇集,刮起风来。(每天大力放羊前都会计划好都去哪几个地方,和行军打仗有几分相似,路线都安排妥当。)

虽然大力不懂天文和气象,但是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感觉狂风在一波一波的席来,云层也越积越厚,显然乌云正在向他们头顶区域汇集。

大力说 :“赶紧把羊群赶到墙边去,一会这雨要下大。”第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