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 王凯旋是个好哥哥(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是命运的捉弄,二丫没能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没有一对全心全意爱她的父母,那么这个家里能给二丫些许的幸福的就是哥哥王凯旋。

王凯旋比二丫大五岁,在二丫没出生前,王凯旋生活得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父母都是砖厂给职工,虽然妈妈是临时工,但是也总算是每个月家里都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家里还饲养奶牛啥都,贴补家用,起码是吃得饱、穿的暖。但是自从怀孕二胎家里被查超生,母亲隔三差五就要出去躲一躲,特别是生二丫以后,爸爸妈妈都丢了工作,这让这个家庭一下跌入了低谷,不但没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要拿出一部分钱给二丫买奶粉,还要给大姨家送这送那的,但是王凯旋从来没怨恨过妹妹,在王凯旋的印象中,妹妹小小的、弱弱的,是哥哥要保护的人。

小时候,爸爸去放羊,妈妈去赶集,奶奶根本不看他们,奶奶只喜欢四叔家的弟弟。王凯旋就要承担起在家看妹妹的职责,那时候他也就六七岁,冬天冷,因为不会烧炉子,有时候爸爸早上点好的炉子会灭了。有一天,因为屋里实在太冷了,王凯旋就想学着爸爸的样子,点燃炉子。

他到院子里,找一些爸爸劈好的木头柴火,放在炉子中间那个篦子上面,然后摆上两三层木头,然后再木头上面放几块大颗粒的煤炭。再找几张报纸,团一团,从炉子正面的小门里塞进去,然后找到火柴,尝试点燃报纸,一次没点着、就再来一次,但是有时候报纸着了,但是木头没有被点燃。他又想起来,爸爸有时候会用油纸,就是原来老房子房顶上铺一层黑油纸,并在油纸上面涂一层沥青来防水。那个油纸是黑色的,点燃之后,会嘀嗒嘀嗒的往下滴油,因为这个油纸燃烧后,温度较高,而且不容易被熄灭,一半滴几滴到木头上,木头更容易被点燃。所以王凯旋就找了几块油纸,准备点燃后像爸爸那样一点点像木头上滴火苗,一滴,两滴,三滴,可是有的火苗掉歪了,从木头缝隙里钻出去,透过篦子掉在了炉膛底下,没有起到作用,所以王凯旋想调整一下木头的摆放,让他们更密集一点,这样好更好的接住油纸底下的火苗。但是他忘了,他左手一动木头,右手的滴油纸晃悠了一下,油纸融化的油滴到了王凯旋的左手上,“啊!”王凯旋大叫,他手上的肉皮瞬间被那个油纸滴下的油烫熟了。

王凯旋马上到自来水龙头旁,放自来水冲自己的手,降温。充了半天,他的手一离开自来水,皮肤还是火辣辣的。但是如果不离开水龙头,手指都被拔的木了。因为那时候王凯旋家里用的是地下水,所以冬天自来水的温度是比较低的。

庆幸的是,因为被烫了,王凯旋把整个油纸都扔进了炉膛,油纸自己在里面嘀嗒嘀嗒点燃了木头,木头点燃了煤炭。终于把炉子点着了,然后王凯旋就等炉子的煤炭燃烧到炼焦,就是所有的煤都连在一块,燃烧到发红,王凯旋就找来炉钩,打开铺子表面的小圆盖,往里面添一些煤的粉末。当一铲铲煤被填入火堂,呼呼呼一串串火苗跳起来了,温暖极了。

二丫和哥哥围在火炉旁边烤火,这样就不冷了。而且王凯旋还想了一个好主意,把炉子盖扫干净,然后洗干净土豆,削了皮,切成厚厚的一片一片,把土豆皮放在炉子盖子上面烤,几分钟就要翻面,大概十几分钟,炉盖上就烤了十多片土豆皮,他们那是不觉得脏,倒是觉得很香,那就是他们下午的零食了。

等大力回家,看见炉子烧得很旺,再看炉膛底下的炉灰很少,大力就知道了,这个火是新点燃的,因为如果燃烧了一天,炉膛的灰应该已经满了。然后问王凯旋,是不是自己点炉子了。

王凯旋跟爸爸说了自己点炉子被烫了。大力很心疼,等晚上吃饭的时候和何艳艳说:“你说我妈,就管老四家的孩子,咱家孩子从来不管不问的,啊,让六七岁的孩子自己点炉子,手都给烫了。”但是大力抱怨几句也就过去了,他知道没用的,因为大力小时候妈妈就偏向弟弟,现在他和弟弟都结婚了,都有孩子了,老妈还是只管弟弟的儿子,弟弟的儿子是老妈的孙子,自己的儿子好像就不是老妈的孙子了。除了叹气,大力也无能为力。

二丫跟着哥哥,除了能吃到烤土豆片,有时候还可以吃到干脆面、红肠、面包等一些好吃的。

王凯旋很聪明,至少和邻居家附近的小孩比,王凯旋总能有办法赚到钱。那时候二丫小,什么都干不了,天天屁颠屁颠跟在哥哥身后,哥哥就教妹妹识别,什么是铜、什么是铁,什么是铜线圈。因为那时候很多路都铺炉灰,特别是冬天,炉灰可以防滑。有时候王凯旋会带着妹妹去大的炉灰堆,捡铜、铁啊,刚开始二丫不认识,就会见到一些大块的“铁粑粑”,就是不是纯的铁或者纯铜,虽然也成块的,比较重,但是因为质地不纯,收破烂的是不收的,所以卖不了钱。所以每个礼拜,有空的时候,王凯旋就带妹妹捡废铁,或者废旧的收音机、废旧的电机什么都,然后王凯旋回去拆,拆出铜线圈来卖。卖出几块钱,再加上妈妈每天留给他们的吃饭钱,他们就凑够了买红肠和面包的钱,买回来王凯旋和妹妹一起吃,虽然每次哥哥吃的多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