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王凯旋迎战中考(1 / 3)

加入书签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时光的脚步踩着满地的金黄,王凯旋又迎来了秋季开学的新学期,这学期,王凯旋要升到初三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王凯旋要开启忙碌的备战中考的关键一年了。很多初三家长,不是给孩子报满了补课班,就是给孩子请了家教,王凯旋的家里却不一样。

妈妈每天早上五点,天还没亮,何艳艳就整装待发了,出门前,她尽可能的煮几个鸡蛋,熬一些大米粥,这样孩子醒了,还有早饭可以吃。最重要的是,何艳艳会在每个孩子的枕头底下放一点钱,以前给王凯旋每天回放五六块钱,大概是那时候学校门前小吃铺的饭费,如一顿盖饭或者一碗面条,如果王凯旋为了节省,也会去花三块钱买一碗泡面。现在王凯旋到初三了,妈妈给他留的午餐费也高了一点,每天十块钱。因为二丫上小学,每天中午都会回家的,所以妈妈给她的就是买点零食、糖果的钱,一般一天就一块钱,多的时候两块钱,给多少钱取决于妈妈前一天生意的好坏,或者是心情的好坏。

初三学期刚开学,王凯旋穿着蓝白相间的运动服,骑着自己的山地车去上学了。王凯旋从小学开始,一直都是班级里个子最小的、最瘦的一个,他很少和同学们疯疯闹闹,他只和几个个子和他一样矮的同学玩,他不打篮球、不踢足球,课间游戏,也就是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疯疯闹闹。初中以后,身边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就更多了,品牌的球鞋、运动服饰非常普遍,但是王凯旋还是按照学校的规矩穿着普通的学生服、里面的毛衣是妈妈一针一线给织的,脚上的运动鞋,是妈妈在鞋市给他挑的仿版鞋,所以王凯旋很少会和那些穿着名牌的同学一起玩,他不希望别人看出他的鞋是假货。

从初三开始,学校每个月都要有月考,要定期公布成绩和全校排名,一方面激励孩子们努力进取,一方面学校要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成绩,要评估和预测本届学生的中考成绩,全校省重点、市重点的升学率,这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虽然王凯旋所在的学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初中,每年成绩都不是太出色,能考到省重点的人数不足十人,市重点的也只有几十人,大部分学生都是考到了普通高中。

大力对王凯旋充满期望,他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大力经常说:“知识能改变命运,你从小体格就弱,要好好学习,学一项技能,靠技术吃一辈子好饭,别像你爹我这样,天天没日没夜干活还不赚钱。”大力的苦口婆心快给儿子的耳朵磨出茧子来了。

当然王凯旋自己也希望考个好学校,他觉得他身边的人都是“垃圾”,一群不务正业的家伙,经常爆粗口、没脑子。虽然他家境不如他们好,但是王凯旋一直觉得自己比他们聪明。

初三学年的第一次月考,王凯旋想努力证明自己,特别是他喜爱的化学,他在考试前,每天晚上都要点着台灯看书到十一点多钟,对于化学知识,他不满足于书本的,他会节省自己的吃饭前,买一些杂志,杂志里的内容有的很专业,他也看不懂,但是他就是喜欢。入秋后的天,渐渐凉了。但是又没有冬天那么冷,所以家里是没有烧炉子之类的。王凯旋的房间是西南向的一个房间,和爸爸妈妈的房间挨着,但是爸爸妈妈的房间是有火炕的,晚上都会烧热了,在睡觉。所以晚上不冷。而王凯旋的房间,是一张折叠弹簧床,他学习的书桌,也是一个折叠桌,是圆形的大圆桌,有点像吃饭的桌子。这是妈妈在市场上买的二手货,是一家饭店黄了出卖,让妈妈买回来了,找个小三轮拉回来的。尽管桌子是二手的,但是家里有一个大型的组合音响,是他上初中时,妈妈给他买来学英语的,可以录音、听磁带。这个组合音响上面还可以播放唱片,当时来看还是很高级的。

不过大桌子去了这套组合音响,留给王凯旋学习的地方,就是一个小半圆了。王凯旋每天写完作业,都会看一个小时的杂志,遇到感兴趣的或者看不懂的,他会反复看很多遍。

很快月考成绩出来了,学校在一楼大厅的柱子上张贴了前一百名的排行榜,全学年有三百多个同学。王凯旋全校排名58位,虽然没进前五十,但是王凯旋的化学成绩是全校第一名,单科满分。但是给王凯旋拉后腿的是英语,王凯旋的英语成绩不及格。120分满分的英语,他当时只能考70多分。因为王凯旋的优势很突出、短板也很明显,所以老师开家长会之前,和王凯旋说,“凯旋,这次家长会,你家家长必须来。”老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开家长会,王凯旋的家长不是每次都来的,有时候是何艳艳太忙了,她要去赚钱;而有时候是王凯旋没考好,就不告诉爸爸妈妈了。

王凯旋这次不敢瞒着家里,就跟妈妈说了,“妈,我们周六开家长会,老师说家长必须去。”何艳艳说,“这得问问你爸,上次给你开家长会,他总说我糊弄他,瞒着他,耽误你学习。晚上吃饭,我问问你爸去不去,他不去我再去,他要是去啊,我可不去。”

晚饭的时候,大力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吃饭喝酒。王凯旋看老爸心情还可以,低着头,小声说:“爸,我们明天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