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实习在五官科上(1 / 4)

加入书签

五官科带教叫沈建芳

我还在门诊的时候和张健说我下个科室是五官科,张健称之为专科,有时我也称其为:那个专科。

既然它是专科自然有其不同之处。不属内外科(从护理角度来说,五官科还是和临床医学的头颈外科学有关系),也招收14周岁以下的孩子。7病区有专门的小手术室和暗室,小手术室是耳鼻喉镜检查的地方,和我去的五官科门诊里的设备是一样的,时隔3个月,我终于知道供应室的草纸都去哪了。

暗室就是检查视力的,验光用的,旁是很多台检查眼睛的仪器。

不过原本以为7w只收眼耳鼻咽喉(没口腔),没想到还接收外科和神经内科的病人,也算补了我没法去神内的遗憾,这只能说是个心理安慰,毕竟我也护理不到神内的。

因为第一天就是9.30,后面国庆,后期才意识到作为实习生是有固定的、统一的休息时间的。这大概也为什么那天中秋节,我去泌尿外科拿衣服,黄丹萍问我:今天怎么上班?

以前在耳鼻喉门诊待过半天,所以看见病区里的小手术室中那些设备还是蛮熟悉的,至少我见过啊。

还记得消化内科的时候吗?护士长让我去通知各个病房要装新的床头卡,发展至今也挺成熟了。上面各种卡、牌子一应俱全。现在耗材专门的电子柜也用了有段时间了吧。

还看见五官科、眼科的健康教育一个是“二维码”、一边还是传统的纸质,花花绿绿的健康教育。

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

来的第一天,同学跟着李佳老师一起,第一天就有陈雨凡、高辉、李天乐操作了,甚至还给病人打了针。我也想给病人打可是根本没有机会。

我第1次打吊针的时候是跟在张红梅一起屁股后面,那天应该是10/7张红梅给好几个人补液,但并没有主动让我们打。我心里也是着急,因为一些人已经亲手给病人打过钢针了。

我和徐佳怡在她后面,我有意离她更近一点,张红梅让我来打。我从来没有给病人打过静脉输液,特别害怕失败。

消完毒,又不知道打哪根比较好,手颤颤巍巍的抖着,刚想下手,一个不小心歪了,浅浅的戳在没有静脉的表皮上。

糟了。

老师有没有看到?

赶紧下手赶紧下手。

怎么没有人指导我呢?我选了个点扎了进去,轻悠悠地挑起,慢慢进针,嗯?为什么没有回血??我失败了吗?我的心里一阵惊慌,可是蝶翼针后面有段小空气,我应该没有失败啊。我瞅着静脉进的啊。

心里惊慌失措,张老师将针头与接皮条的地儿拧了拧。血一下回了一大段。吓我,还以为失败了。老师将针固定好了以后便走出病房,因为这些补液都不固定,这个病房的其她床位已经有别的老师打好了。

她回头同我讲:“紧张什么呀?我又不是带教老师。”

特色

五官科的主要盐水应该说是丹参酮,活血化瘀的,除了活血化瘀的还有止血药物。

护士是拿大的治疗车放盐水的,我在17w时,主要是推个小的一阶一阶的那种治疗车。她们是将包装放进挂在治疗车上的袋子里的。以前在门诊的时候就听到五官科是每天铺床很勤的。

可能是出入院病人住院的天数普遍不多的缘故吧?

而且这里很少用留置针的,用的就是黑色蝶翼针,老师也给练习的机会,我的亲身经历

相当有争议性的带教

对于这位,沈建芳,是很有争议的。我后来捏茂非氏滴管的方法是她手把手教的,后来所有的普通皮条排气方式我都是用了她教我的方式。可是在相处中我却越来越不喜欢她。

第一次见她不是在进五官科的时候,而是在0912时,那时我还在门诊,因为示教是按学号来的,1-20是第一批,从九点开始示教,以此类推,卫校的学号从82开始20个全部都是卫校的,(选医院实习有名额限制),我102李天乐103,picc门诊里有我、101、103,护士长和我交代了98的饭卡,最后我没法拒绝,说要是碰到就跟同学说一声。

陈莉让我们把这治疗车上的设施送到神经外科,最后是103去的。把供应室送来的那一大堆东西,硬塞进抽屉,实在放不下的老师把它们放在别的小格子里,我看时间快到了15:00,和老师打招呼说要走了,她叫住了一只脚迈出门的我,没几秒就说算了,我一回头问,她说我应该等同学一起回来再去。

也是,我便在玻璃房内等她,可是左等右等,来往无数人,偏偏等不到。

不能再等了,说不定她已经到了呢?可我这也没有消息,难道她放我鸽子?

心里想了很多种结果,也没法,再不走就真的迟到了,5分钟,我能走过去吗?

我顺着急诊方向走,因为下错楼层了,感觉不是这个急诊培训中心,上面还带把锁,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