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章 钓米粥(2 / 3)

加入书签

耻的事,都干一遍也无所谓,只要能好好活着!

“你饿了?给你藏的零食,偷偷吃。”沈鹤云从怀里给他掏出几颗小田螺。

顺便还砍了根竹子装水煮沸。

那群山贼全指望一条小河活命,这些难民,恐怕摸不到河边,就被杀了。

尸体太多污染水源,下游势必是不能喝。

好在他们要去安州,在上游。

“你吃吧,我不饿。”怎么好意思抢小孩吃的,而且这都是寒君弄到的。曾经自己觉得玩物丧志的钓鱼,如今竟然能救命……

楚泽怜惜地摸了摸寒君的脑袋,若是这次,他们能活下来,他一定好好对待寒君。

“我不爱吃,腥气……”

这种时候还挑三拣四……

“等入城了,你想吃什么都行。”

安州近在咫尺,城门的守卫将难民隔在城外施粥,门口防范森严,似乎不像传闻中,热心接收难民。

身旁一道来的,闻见香味用尽全身的力气,冲了过去。

狼吞虎咽,涕泪四流。

四周坐着许多,早早便到了安州的难民,他们望着高大的城门,长叹不止。

沈鹤云拦住急忙想要进城的楚泽,不急于这一时,先去打探情况,为何守卫如此之多?

“有山贼混入难民群中,里应外合。现在安州戒严,不再接纳难民,如果想要进城,得有人担保。”

楚泽皱眉,若是自己掏出文碟,守卫大可以说自己是山贼,从别人手中抢来这份文碟。

该怎么给师兄他们传递消息呢?

反正没办法,先混口粥喝。

沈鹤云仗着小孩子的身份,喝上口多米的稠粥,“喏,吃饱再说。”

“有了!每日出来施粥的人,侍女侍从的衣服上绣有齐字,应该是安州富商齐家。

其余几家出钱出米,不甘心名声都被齐家得去,请了衙门的人来帮忙,还能卖师兄一个面子。

你看,他们腰间佩刀与守卫一致……”

找个可靠的,说不定能联系上师兄……

“所以呢?你吃不吃?”

“祖宗,你别只顾着吃啊。”

“反正他们要出城剿匪,安心等着也是个办法,我先去钓鱼了。”

还钓?

又不是没吃的!

“喂!你小心别下水啊!”

“知道!”

楚泽忙着偷传消息进城,沈鹤云倒是钓上许多玩意,生火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蚊子再小也是肉,况且还是一个小孩子弄来的,大家吃得都挺心虚,很快便将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他们。

施粥的确实是齐家,最早开始在城内施粥,名声极好,在安州一家独大。

不过每次运来的粥,最稀最多杂质。

似乎用的都是下等陈米。

本来旱灾饥荒,有口吃的就行,大家也不会计较什么。

可林家和韦家一加入,齐家那些米粥就完全不够看了。

人家那边有县令老爷的人看着,每一勺都带着米,额外还能拿两个杂粮馒头。

林、韦两家分完了,大家才会勉为其难去齐家吃点。

楚泽他们来晚了,不然能多拿一套旧衣服呢。

“齐家根深蒂固,师兄单凭这样,恐怕无法根除。而且,齐家有齐妃这个后台。陛下心性跳脱,和古灵精怪的齐妃一拍即合,圣眷正浓,难道是……”

大晚上睡觉还嘀嘀咕咕的,扰人清梦。

沈鹤云无语地翻了个身,捂住耳朵,他不想知道啊!

快睡觉!

一连好几天,楚泽那边终于有了好消息。

他冒险将自己的文碟交给了县衙的人,让他们帮忙给华县令。

就说楚师弟遭山贼劫掠,流落难民。

要是消息石沉大海,他就认命跟寒君一起慢慢等,等军队出城剿匪。

好在……

这天施粥,跟着林、韦两家出来的,还有县令华琪。

“安川,真的是你!”

华琪往难民堆里一打眼,立刻认出了自己的小师弟。

发冠杂乱,衣衫褴褛。

除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已经找不到半分相似。

那样一个恣意张扬,胸怀天下的少年,竟被蹉跎成这样!

“师兄!”

两人执手相看,皆是满含热泪。

从剿匪商量到科考,居然有这么多话说。沈鹤云钓了一早上的鱼,回来还见他们在这儿聊天。

齐家那边的米粥,清澈见底。竟是未曾分发出去多少,看侍女的样子,下午还是这锅清粥。

不发干净,他们没法回去交差。

嘶……

回过神来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