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难产(1 / 2)

加入书签

思梅哎哟一声,她一手捧着肚子,一手扶着门框,疼的走不动路。

她这样吓的赵正午赶紧过来扶助她,可是毫无经验的二人此时都不知该怎么办。

见思梅如此疼痛,赵正午小心的把思梅抱到床上,放下思梅的时候,他才发现,思梅羊水已破。

这对小夫妻再不懂,也知道,这是孩子将要出生了。

赵正午登时着急起来,得赶紧找产婆呀。

好在他平时作为里长,公正勤恳,在村儿里还是有威望的,若他去请,应该也不会请不来。

于是狂风暴雨中,他不顾安危冲出了门。

河西村是个小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倒是有一个接生婆,可是水平很差,平时村里妇人生产,都是去县里请产婆。

赵正午也早就在县里给思梅找好了产婆,只是谁能想到思梅竟比预计的提早半月有余生产。

若是平时他赶紧去接产婆过来或许还来得及,但现下,肯定是不行了。

因此他只能赌一把,去找村儿里的产婆了。

常婆子正在家里呜哇骂人呢,他们家跟村儿里大部分人人家一样,住的茅草房。

在这场大雨来临之前,赵正午已经几次通知村民,要修葺房屋,免得雨季来临家中漏雨。

大部分人家早就修缮好了,只有这个常婆子一家,她男人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开春种地时候,全村人都在田里忙活,只有他们家,是常婆子带着三个孩子在干活,从来不见这家男人。

这次修房子,这个懒汉自然也是能躲就躲,天天说什么里长年纪轻轻,饭没吃多少,屁事倒是多。

这么多年了,没修房子不也这么过来了吗?一天天的只会危言耸听,吓唬人。

常婆子一个女人,再怎么能干,修屋顶这种活儿她也没那么擅长,虽然这场大雨来临之前,她是给自家屋顶上添了几把稻草。

但是没有和泥浆护着,大雨一来,雨水顺着茅草屋顶就流进了屋子里。

那第一滴雨水刚好砸在缩在土炕角落里酣睡的懒汉头上,他睁开眼皮看了一眼,紧接着第二滴第三滴就砸了下来。

他骂骂咧咧的起身:“这婆娘,什么都干不好,修个屋顶也不会!”

常婆子火大,嗓门也高了起来,开始历数这几年懒汉的罪状,越说越气,加上那屋顶,这里漏那里漏的,不一会儿屋子里地上都开始积水了。

因为穷,他们家连接水的泥瓦盆也找不出几个,只能任由雨水在屋里肆虐。

常婆子虽然被村里人称为婆子,其实不过才三十几岁,村里人每天在田里劳作,老的快,结婚生孩子又早,所以三十几岁就几乎都被称为奶奶婆婆了。

常婆子骂了一会儿,想起自己这半辈子的命运,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穷,父母急于把她这个拖油瓶嫁出去,好换点钱给哥哥娶亲,自己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想着想着她悲从中来,扔掉了手中泥盆,坐在一洼水里大哭起来,她这一哭,三个娃也跟着嚎哭不止。

正哭着,赵正午一头撞了进来,吓的几人立刻噤声。

听了赵正午简短的述说,常婆子抹了一把鼻涕眼泪,也不顾外面暴雨,起身就跟着往赵家奔去。

到了赵家,常婆子也不顾自己全身湿透,擦了把手,就先去看产妇情况。

思梅已经痛到几近晕厥。

常婆子虽然接生水平不怎么样,但是起码自己已经生过了三个,无论如何也是有点经验的。

她到床前,掀开被子一看,不得了,婴儿的头完全看不见,这意味着孩子的胎位很有问题。

常婆子大惊失色,这种状况绝不是她能解决的。

她跌跌撞撞的跑到外屋赵正午面前:“不成了,胎儿胎位不正,得找郎中和有经验的产婆才行啊,我若强行拉扯,怕是不仅孩子保不住,就连大人也极其危险啊。”

听她这样一说,赵正午七魂丢了三魄。

他与思梅结婚三年才有了这第一个孩子,在此之前,他一直盼望着,一开始是希望生个男孩,随着一年两年过去,思梅的肚子都没个动静,他开始退而求其次,就算不是儿子,哪怕是个闺女也行啊。

可如今,他倒宁愿这辈子都没孩子,也不让思梅受这个罪。

他慌的没了主张。

这时候,常婆子推了推他:“县令夫人不是住在咱们村儿吗?她可是官太太,身边一定会随带产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赵正午赶紧又出门往柳茹画家中跑去。

本以为这时候县令夫人家中应该寂静一片,不想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仆人杂役一个个都急匆匆的。

赵正午抓住一个正忙慌着要出门的小厮问道:“这院儿里是怎么了?”

小厮急着出门,本不想搭理他,待仔细一看是里长,只能停下脚步回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