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做石磨(1 / 2)

加入书签

既然留下了她,思梅也不耽搁,立刻便去西屋给她收拾屋子去了,翠菊是个十分有眼色的人,更何况这是为自己收拾住处,她立刻也跟了进去,不让思梅动手,什么活自己都抢着干,见她如此,思梅心中对翠菊的喜欢更多了几分。

思梅和翠菊去收拾屋子,赵正午忙着去找盘土炕的泥和石板,石桌旁只剩下茹画母女和云燕,反正云燕也发现茹画知道她和平常孩子不同了,也就不掖着藏着了。

这个年代,身份阶级制度森严,按照现在这个身份,自己将来也就是个齐萱的丫鬟,说的有身份点是伴读,其实就是个伺候主子吃喝,为主子保驾护航的,自己聪明点对齐萱只有好处,这点茹画早就看透了。

所以云燕也就直说了:“柳姨娘可有知道的城里的石匠?”

茹画点点头,她还真没把云燕当孩子,如常说话:“嗯,你说。”

“我想让姨娘帮我们家做两个东西,一个是石磨,大概这么大。”她说着在院子里画了一个心中想象的石磨大小的圈:“要两个,上面一层要带入口,下面要有个石盘,像这样。”说着,云燕把石磨画了出来。

茹画虽然知道这孩子聪明,此时也吃了一惊,她看着云燕画的东西,沉吟着点点头:“我知道了,这个做出来容易,但是你能想出来,这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云燕笑道:“我是看娘每日拿青石磨麦,实在太累了,这才月余,她的双手已经全是老茧了,我心疼,就替她想了个主意出来。”

茹画点点头:“这个东西若真好用,就又是个利民的好事,那另外一个是什么。”

云燕接着在地上画:“另外一个便简单了,是个石滚,我看咱们村给稻米脱壳都是用桶,人力舂捣,这太累人了,我娘自生了我,腰便不好了,我不想让她每日舂几个时辰的米。有了这个石滚,给稻子脱壳就会又快又省力。”

茹画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个一岁半的女婴,惊喜之余又有点担心,她太聪明了,自己家的女儿,如今连话都说不利索,可这孩子,已经能想出这么匪夷所思的东西,怕是将来,自己的女儿无法驾驭她,若云燕一旦走岔了路,那么,首先受难的就是她的女儿,这一点她深有体会,曾经他的父亲就是被最信任的人出卖,才落得被诛灭三族的下场。

见茹画有一会儿没说话,云燕抬头看了看她,这一眼便明白了,好歹她前世是做网红孵化的,成天周旋在那些想红的发疯的人群中间,什么样的心机她没见过。

云燕不易觉察的笑了一下,一边用脚把地上画的图擦掉,一边说:“我只是不想让娘太累才有这个想法,但是具体的我可想不明白,还请夫人再帮我们好好想想。”

茹画顿时明白,这孩子把这份功劳送给他们家了。茹画心里笑了笑,这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只要对方知进退,又忠诚那便好,她才不在乎什么功高震主,若身边的人有点才干便要排除,那对自己毫无益处。

茹画回到家,便把云燕的说的石磨和石滚用纸画出草图,连夜让门房送到县城去了。齐武一看这图纸,喜的直拍大腿,这可解决了多少年来的难题。

而在赵家,赵正午和思梅丝毫不知道这件事,云燕和茹画很有默契的把这件事都放到心里去了。

赵正午正忙着和泥搬石板呢,既然已经决定让翠菊娘俩留下来,那就不能委屈人家,可是新盘的土炕,就算再快也得大火烧上三天,不然不结实,土炕容易塌,再者若不把黄泥里的水汽完全蒸发,每次烧炕都会有水汽冒出,人睡着很不舒服。

这三日,赵正午自觉的搬到柴火棚里住下了,把正屋让给了翠菊母子,尽管翠菊一再推辞,却拗不过这夫妻俩的真诚,她只能十分不安的在主屋住下了。

现在是深秋时节,晚上虽说有点凉,还没有冷的受不了,赵正午看着漫天星斗,心里有点发愁,这家里又多了两口人,朝廷发下来的赏银,留着修路就已经紧紧巴巴了,以后这一大家子人可靠什么生活哟,家里的那点田产出的粮食,卖到县里粮铺也没几个钱。

正愁着,云燕抱着一床被子走来,这是思梅担心赵正午冷,在翠菊面前,自己又不好出来送,便让云燕送来。

见赵正午满脸愁容,云燕笑道:“爹,你可是在为将来生计发愁?”

赵正午低声道:“还不是你这个丫头给爹找的麻烦!以后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了。”

云燕小声道:“那我给你出个主意,这往海边的路不是修好了吗?以后来往就方便了,您就卖鱼呗。”

赵正午摇摇头:“就咱们一天钓这些鱼,只够做冬日里的储备,最多去换点其它吃穿用度,哪里有多余的去卖呀。”

云燕眨巴着大眼睛:“我有办法呀,你明日去砍一些柳条,嗯......大概这么多。”云燕本想自己用双臂比量,但是她的胳膊还太短了,于是她就拿起赵正午的双手,用他的双臂摆了个一人怀抱大小的圈子。

赵正午奇怪:“你要这么多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