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众禽都来要粮食(1 / 2)

加入书签

街道办的主任换了几茬了。

如今的主任姓夏,是个女人,名字叫做夏春红。

她大约四十来岁,戴着眼镜。

“各位同志们大家好,请不要喧哗,听我先说!”夏主任道:“我给大家报告一个 很不幸的消息,今年春天以来,整个江南地区都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灾 情!”

“夏粮减产严重,不但如此,今年秋天的粮食,预计也要减产很多!”

“所以为了响应上级的要求,我们城里的职工和家属,每个人的定量都要相应的 减少!”

整个大院,顿时乱作一团。

“什么?”。

“要减少我们的定量?”

“凭什么?”

“我们本来都不够吃了,现在还要减少?”

“再减还怎么活啊!”

可谓是群情激奋!

这也不怪老百姓,实在是现在的定量,就已经非常的低了。

每个月每个人“六一七”只有28斤!

能吃饱!

但是营养也还是跟不上。

不少老百姓都患上了夜盲症。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夏主任摆摆手,道:“我请大家不要这么激动,听我 说吧!”

“咱们伟大的老爷子,时刻牵挂着咱们,我不瞒你们说,老爷子听到了今年的旱 灾之后,也非常的担心和伤心!”

“你们不知道的是,他老人家也是吃定量的!”

“听说今年的情况,他老人家已经从上个月开始,主动地将自己的定量减少了,

从28斤,减少到了25斤!”

“同志们啊……艰苦的时代来临了,我请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闹事, 努力支援支持国家的各项规定!”

“好吗?”夏春红的眼睛里,泛着泪花。

四合院里不少老百姓也都眼圈红了。

易中海问:“夏主任,您直接说结果吧!”

“嗯!”夏春红拿出了一张纸,道:“从8月1日期,四九城老百姓定量调整如下, 普通劳动者定量,从28斤,调整至24斤;重体力劳动者的粮食定量,从34斤,调整 到30斤;12岁-18岁未成年定量,从……”

夏主任先是念了关于粮食调整的数量,然后道:“其余的肉类、鸡蛋、食用油 等,不作调整……”

这些东西本来就没有多少,调整没啥意义了。

“同志们啊!”夏主任说完之后,又道:“困难只是暂时的,今年收成不好,但是 我相信明年的收成肯定会回来的!”

“所以啊,今年渡过这暂时的困难,大家的日子也就好了!”

“行了,就这么说!”

夏主任走了。

她还有任务,要一个个四合院的宣讲政策呢!

但是四合院里的议论却是没完没了起来。

“减了这么多,我们怎么活啊!”

“就是啊……本来28斤我都不够吃,现在只有24斤了?”

“原来还能吃饱,现在估计吃不饱了啊!”

众人议论纷纷。

算盘精阎埠贵笑呵呵的道:“其实还是有办法的嘛……我给你们出个主意!”

众人顿时都看向了阎埠贵,道:“叁大爷您说!”

阎埠贵这会儿成了文化人,他吸了一口旱烟,道:“就那东旭来说,东旭,你原 来的34斤粮食够吃么?”

贾东旭点点头,道:“够了,勉勉强强的够了!”

阎埠贵道:“那你一天到晚的,都是怎么吃呢?”

贾东旭道:“这早上,要吃4个馒头,中午吃5个,晚上吃两个!”

“一天11个馒头!”

众人点头。

上午要干重活,所以早上要吃4个馒头。

中午太累,下午又要干活,要吃5个!

至于晚上为什么吃两个?

因为晚上不要干活,也不用吃饱,反正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四个了。

11个馒头, 一个馒头大约2两,但是实际上用二合面,用1两就行了,毕竟馒头 里面还是有水分的。

11个馒头,也就是说, 一天是一斤一两二合面粮票。

一个月三十天计算,那就是33斤。

所以,34斤,真的是可丁可卯的算计了。

“这就对了!”阎埠贵道:“你晚上的时候,那两个馒头不用都吃了,就吃一个就 行。或者是中午别吃五个,吃四个!”

“每天省下来一个馒头,这一个月就是30个,正好三斤面,加上原来你富裕的那 一斤!”

“这不就省下来了么?”

贾东旭道:“那晚上吃一个馒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