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5章 告别的冬季(1 / 3)

加入书签

帆车在密云以北地区,以及天津沿海地区大为流行,在北平的使用范围不如两地。

从北平的火车站出发,一列运载粮食,豆料,火药,炮弹等物资的蒸汽机火车,两日抵达密云北部最北边的火车站,然后通过帆车运输到八十里外的军营。

清初的时候,整个草原的人口为两百万出头,清末的时候下降到一百多万。

如今明初,草原人口不足百万,在漠南漠北这片地区,估摸只有数十万。

失去了万余的青壮,可以说让塞北大伤元气,至少需要十年才能恢复起来。

新军没有收到回军的消息,他们仍然驻守在塞南。

九千人,加上数千牲畜。

人吃马嚼一切物资都由内地供应。

“嘘!”

竹哨声音吹起。

清理出来的平地上,两队各十一人的队伍穿着轻盔甲,随着哨声响起的那一刻,互相开始冲撞了起来。

一名汉子紧紧的抱着竹球,左冲右突。

好几名大汉追逐他,拉扯他。

身边的队友赶来掩护他。

没有多久,二十来人就滚到了一起,你推我攮,此时,竹球飞了出去。

有名机灵的汉子,竟然没人注意到他,给了他机会。

他腾空跃起抱住竹球,然后转身飞奔,他的身后是撒开腿奔跑,想要追上他的人们。

“好。”

“快跑。”

“追呀。”

“截住他。”

在场边无数人的叫喊声中,那汉子把竹球狠狠砸入了对方的竹筐里,丝毫没有要给对方留面子。

“诶呀。”

“你们都是瞎子啊,这么大个活人看不见。”

“威。”

“威。”

“彩。”

越来越多的声音统一起来,汇聚成一个个的喝彩声。

月余前的胜仗,他们已经不在意了,注意力被军营的竹球赛吸引,为了自身队伍的荣誉奋斗。

各哨之间进行比赛,最后代表自己的小营,在全营进行决赛。

决赛胜利的队伍,代表自己的营,在全军进行决赛。

现在是营决赛。

有七支队伍参加决赛。

分别是开平新军一营的步兵甲字营,步兵乙字营,步兵丙字营,炮兵营,骑兵营,探查营。

每个营的竹球队,来自哨中队里的什。

军营的规则。

不允许挑选,只有满什的队伍。

也就是说参赛的队伍,只能来自一个什,也就是全什的队伍,这种军中规则追求的不是比赛水平的极致,而是团结和集体荣誉精神。

场上比赛的,是代表探查营和步兵甲字营的两支竹球队伍。

探查营号称全营最精锐的小营。

这个号称得罪了所有的小营,包括骑兵营和炮兵营都不服气,但是他们的队伍被淘汰了。

现在人们关注场地上,步兵甲字营一哨三队二什的队伍。

“狠狠的揍那帮老黑。”

骑兵营那边,有人大声的叫道。

看来许多人都对探查营不满,他们更愿意步兵营赢得胜利,狠狠打击一下探查营的傲慢。

输了一分的探查营的队伍,他们趁着休息的空挡聚在了一起,商讨下面的战术安排。

“不能粗心大意了。”

“论体能素质我们比他们强,可是对方也不弱,更加的狡猾,如果接下来各位不能全力以赴,输掉了这场比赛,你们不觉得丢人,我是没面子的。”

“探查营!”队长喊道。

“必胜!”

其余队友们齐声大吼。

草原上的天气已经很寒冷了,一个月的时间,仿佛变了个世界,但是这些汉子们汗流浃背。

他们的盔甲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平常都需要精心保养。

如今。

他们身上的盔甲满是“伤疤”。

这些以往重要的军事物资,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已经奢侈到可以用来比赛使用,为士兵们提供身体保护。

而他们身上的一套盔甲,哪怕是现在的大明内地也很宝贵,更不提周边的势力。

往往一个小部落,能有十几套的盔甲,就能挡住周边部落的窥视,安稳的守住自己的牧场。

现在的比赛场地上,这两支队伍用了二十二套盔甲。

在全营比赛时,就用了将近两百套盔甲。

那么放在全军,将会使用六百余套。

就为了这一场寻常的赛事。

这些本该在战火中出现部分消耗的盔甲,竟然“奢侈”的消耗在了此地。

如此的变化,新军的军士们已经习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