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8章 小王爷就不能受苦(1 / 3)

加入书签

北平。

北平

整整十三层高的大厦,加上水塔与钟塔的高度,高达十五丈有余,成为北平的最高建筑。

坐落于北平城的东城新区,人们都被这所新大厦所惊叹。

取名为合记大厦。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的楼顶对外开放,只需要购买楼票,就可以去合记大厦的楼顶参观。

当然。

门票分两种,一种是自己爬楼梯,一种是乘坐蒸汽机上下梯,两种门票的价格差别不小。

虽然如此,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每日去合记大厦楼顶参观的市民们络绎不绝,已经成为了北平的一景。

而不久后。

合记商行更是把楼顶承包了出去,有一名商人在楼顶开了一家酒楼。

夜晚也是如此。

楼顶被装饰的富丽堂皇,人们在半空中俯瞰北平城的夜景,如此的消费价格也不菲。

三月。

白日里的北平城,绝大多数人已经懂得不占用公车的铁轨,人们在马路上自觉地靠右。

中间的通道就是公车的铁轨。

张薄很早就到了自己的大掌柜公房,案台上是合记开发综合集团各项目部的报表。

“塞南项目部目前十一处矿区,仍然有两处矿区的生产量没有达到预期,另外焦炭行会派人来审问过合记当下的生产情况?”

听着文书的回报,张薄敏锐的抬起头。

“焦炭行会怎么突然关心起合记的产量?”

“可能是担心我们无法满足上一季度承包的生产任务吧。”文书迟疑道。

张薄摇了摇头。

“合记的生产力是稳步增长,众所周知的事情,焦炭行会没道理,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张薄冷静的说道,“你们要多打听下。”

“是。”

“还有去年从毕业生挖来的几名培训干部,在我们合记实习的如何?”

“这些学生虽然有些轻浮,但是视野开拓,主动性强,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优秀。”

张薄点点头。

为了挖取学校的毕业生,他甚至亲自去诱惑过。

别看张薄天天批评中华重工,其实张薄最在乎小王爷平时的讲话。

他本人可就是中华重工培养出来的人才。

对于小王爷的理论,如何会不看重。

“小王爷说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人才,学校永远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想要和中华重工竞争,光靠争夺市场的手腕不行,还需要与中华重工抢夺毕业生。”

张薄强调。

文书记下了张薄的话。

“只是每年的毕业生们,最喜欢去的是军队和各单位,然后是中华重工,至于我们民间商行,哪怕开价比中华重工要高,但还是吸引不了人。”

文书无奈的说道。

张薄想了想,说道:“总有人不满足于按部就班,我相信民间商行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会逐年升高,目前的阶段,我们需要提前布局,尽早的参加人才争夺的这场无形大战中。”

文书不懂张薄为何重视毕业生。

张薄看到了文书有些迟疑,解释道:“中华重工哪怕制度僵硬,但只要有大量的人才加入,那么中华重工就立于不败之地。”

“我从来不怀疑小王爷的讲话,小王爷说人才是根本,那么我们合记就要抢夺人才。”

“明白了。”

文书用力点点头。

不久。

合记终于明白了焦炭行的深意。

根据焦炭行组织的交流会,透漏下一季向煤炭行业下达的订单量,竟然会增加五成。

北平的商行们坐不住了。

吃不下的,就只能看着别人扩张。

谁都想要扩大自己的产能,从焦炭行手中,竞争下更多的采购订单。

这些都是商行的利润。

“王爷封为太子。”

“小王爷封为皇太孙。”

当北平各大报纸的头条,向北平的百姓们告知,燕王父子在京城进行过了祭典,由圣人下旨昭告天下。

整个北平都不轰动了起来。

虽然人们都知道,可事实发生了,人们心里才落地。

焦炭行突然采购订单激增,人们也明白了原因。

此时。

三月的北平,不只是工厂机器不停地转,军户和民户们也劳作了起来。

大片井区。

一名老汉使用七脚耧车,才播种了几步路就停下来。

他的身后跟着家里的小子们。

“要时不时的检查,特别是耧腿,安装的不好,种子漏不下来,播种不均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