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章、天外来物II(1 / 2)

加入书签

牛山费力的从金属墩上抠下那颗鹅黄色陨石,

此时,他一手拿着自己那块陨石,一手拿着鹅黄陨石,

两边看看,不禁嘀咕道:

“我的这块……也会一样硬么?”

张毅文心有余悸的扔下榔头,走上前说:

“粗略观察外观材质,应该差不多,不过这倒不急着验证,我们以后慢慢深入研究,刚刚说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两位要喝杯咖啡么?也许今晚我们可以聊很久,我迫不及待想要跟你们分享那些更有趣的发现”

牛山终于有了一点兴致,笑着点头……

两颗陨石摆放在实验室里的一张小桌上,

牛山和桃桃在一旁坐下,

张毅文端来一壶热咖啡,坐下来又随手递给牛山一页纸,

牛山拿过来大致看了一眼上面的记录:

重量:8.15g

体积:38.44立方厘米。

密度:0.212g/立方厘米,

熔点:未知,

导电参数:表现为绝缘,参数不详

磁性:无,

化学特性:未知,

硬度:未知,

延展性:未知,

……

“看着真让人绝望对么?”张毅文无奈的笑道:

“这个比高尔夫球还小一点的小玩意儿,只有不到10克、密度只有水的1/5、比普通木头还轻,四年多过去了,我们对它本身的了解却大概只有这些”

牛山皱起眉头看着手里的报告,喃喃道:

“你刚刚不是说那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有趣的事么”

“对,没错”张毅文点点头:“但那些和它本身的各种属性无关,而是一些非常有趣、又让人激动的现象,比如……”

张毅文说着,指指桌上鹅黄色陨石说:

“等会你就会见到的,奇迹之一!”

牛山仍对这块石头会在自己眼前凭空消失将信将疑,

张毅文看了下时间,笑道:

“应该快了,在这之前,我先说说其他发现吧”

张毅文随手拿起那块鹅黄色陨石认真道:

“记得我刚才说过的么,用机械外力、煅烧和各种化学试剂,都没什么收获,为了窥探它的内部结构,我们又用X射线照射它,简单说就是医院里的X光片”

说到这,张毅文略感遗憾的摇头道:

“当射线的瞬时高压达到400KV时,连厚重的铅板都会被穿透,但却对它毫无办法,成像底片上没留下任何痕迹,完全无法穿透!”

说完,张毅文却又渐渐兴奋道:

“万幸的是,我们没有放弃这个思路,既然X射线不行,我们便准备尝试能量更高的伽马射线——号称宇宙最强射线,这也许是我们最明智的尝试!”

见张毅文越说越兴奋,牛山不禁好奇道:

“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毅文挥着手,显得很激动:

“改变!物质微观结构的改变!”

见牛山一脸茫然,张毅文连忙解释道:

“在号称宇宙最强射线的照射下,虽然成像底片上依然没有图像,但我们却意外发现,作为背景板的材料,微观结构上发生了奇异的变化,怎么说呢……背景板的材质还是原来的材质,但它的物理特性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牛山茫然问:“这……代表什么?”

“新材料!全新的材料诞生了!”张毅文无比兴奋道:“当发现这个现象,我们尝试用很多其他东西作为背景板,一次次实验,惊喜不断,我们打开了一扇新材料的大门!”

看着张毅文激动的面红耳赤,牛山却有些失望的点头道:

“嗯……好吧,恭喜你们”

看着牛山冷淡的反应,张毅文不甘心道:

“不,你还没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也许我刚刚说的很抽象,具体给你举个例子,你马上就会明白,这会让整个世界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牛山打个哈欠点点头,正准备耐心的听他继续往下说,张毅文的手机却突然响了。

是宋应发来的视频邀请,

张毅文毫不犹豫的接通,屏幕上出现宋应坐在车里的身影。

“老师,我快到了,按照导航,我从前面路口下去应该就够距离了”

张毅文笑着点头:“好的,视频别挂,我们都看着呢”

说完,张毅文将那颗泛着鹅黄色光泽的陨石放在了桌子中央,伸手道:

“盯着它,最好眼睛都不要眨一下!”

牛山终于来了点精神,他转头看一眼桃桃,桃桃也正聚精会神的盯着桌上的陨石。

“我要下路口了,这车太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