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平平无奇的农妇(1 / 2)

加入书签

只见纸上画了一幅幅的藤篮草图,有翻盖式的、可以将镜子镶嵌在内。还有抽屉式的,画画的人还仔细地给藤篮画上了拉手。

又翻看了另一页,是各房对藤篮的尺寸要求,每一个款式旁边都标注了大小。梁实秋看着纸张的毛笔字,字迹一般,但数据一行行一列列地记录的很工整、清晰明了。

再翻看了一页,纸上画了个三角状的窝,窝里面伏着一只狗子。三角形的广和正从旁边分别标注了一些数据,然后最长的那条边旁边有一行小字,看着像什么符号。

梁实秋看不懂那串符号。

“陈夫人,这是你做的记录吗?”梁实秋边看边问。

“老爷,这是陈夫人做的记录,老奴和陈夫人去内院一房一房问了需求。

这个是老太太院里的阿黄,老太太说天气渐热,想给阿黄做个藤篮编的窝,只大概说了要求,陈夫人让下人量完阿黄的身形尺寸后,就画了这个样子的窝。老太太对样式满意,说就按照陈夫人画的做。”

沈妈妈当时也只看到陈长生画图,并未注意到陈长生标注在三角形一旁的数字,她看不懂,以为是做藤篮的什么编法手艺呢。

沈妈妈说的简单,梁实秋却有些吃惊。

那一二三那些个字梁实秋认识,可那长得像棍子的1、长得像小鸡模样的2,长得像阿黄尾巴的6,那些都是个啥玩意。

莫非是西域传来的文字?

陈长生快速将纸张抢过去,心里不会让人发现了吧。

梁家各房的需求都不一样,有的要首饰盒,尺寸小。有的要化妆盒,尺寸稍大。还有的要装布匹和衣裳的篮子,尺寸更大。

各房的款式和大小都不同,为了方便又快速记录,她只能边画个大概的样子边记录。

那梁老夫人想要做个牢固的狗窝,陈长生也只能想到三角状的窝,因为三角形最为稳固,就简单画了个结构给老太太,没成想对方还挺满意。

她就又顺手记录了些数据,那一二三四五写的麻烦又不顺手,陈长生干脆就直接阿拉伯数字记录,又唰唰两下算出了那狗窝的三角斜边的长度。

想到这时候应该还没有勾股定理和阿拉伯数字,陈长生逐渐恢复镇定。

梁实秋却不淡定了,这...这不是九章算术里的方法么。

经商少不了计算,但都需要借助算盘计算,会打算盘的都不多,他也是年轻时候走南闯北,跟着一些前辈才学会打算盘的。

再后来发家了,开始置办田产,那水田旱地都要丈量和计算,碰上些不规整的田地,算起来更是麻烦。梁实秋找了不少老师学习了很多种方法,这才弄懂。

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似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乡下农妇,竟然会九章算术里的法子。

更可怕的是,她都不需要用算盘,只凭心算就能算出数据。

难不成陈夫人是隐于乡间的高人?

陈长生真的是让梁实秋开眼了。

梁少钦还想继续放肆,被梁实秋给厉声喝止了,“还不退下,让人笑话。”

梁少钦面上一红,爹一向很宠这个自己,今日却在外人面前如此对他,梁少钦不懂,羞愤离去。

陈长生不想过多暴露自己,而且家中还有活要干,她接过记录纸放好之后,就与梁实秋拜别匆匆出了梁家。

出了梁家,离午饭还有段时间,陈长生领着陈二禄直奔前日的猪肉铺,肉铺老板记性好,认出了陈长生,熟络地打招呼,

“嫂子今日是买猪肉还是猪下水?瘦猪肉二十文一斤,排骨三十文一斤,和前日的价格一样。猪下水还有三十斤,价格八文钱一斤。嫂子要买些啥?”

陈长生记得前日里来买猪下水明明才七文钱一斤,今日却涨到八文,忍不住问道,“老板,你这猪下水前日里卖给我可不要八文钱,今日怎么涨了许多?”

肉铺老板也是个实打实的人,快言快语道,“若是嫂子申时左右来的话,咱可更便宜卖于你。”

“这是为啥?”

“嫂子可能不知,这白水县城不止我一家猪肉铺,价格是各家统一定好的。若我私自将价格拉低,可是要挨市司的板子的。”

陈长生听懂了,市司应该类似现代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防止商家乱开价扰乱市场的。只不过古往今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若是我买的多要得急的话,可有别的法子?”陈长生试探问道。

肉铺老板听懂了陈长生的言外之意,凑近压低了声音,“若嫂子要的多,我可让小徒直接将东西送到府上,私下交易,不让旁人得知便可。”

陈长生明白了,拍拍陈二禄的肩膀对肉铺老板道,“这是我儿子,我要是定了的话,就让我儿子来传话,”

谈完,陈长生买了一斤排骨和两斤猪下水,这几日大家都辛苦了,带回去给孩子们做顿好吃的解解馋。又要了十斤肥肉,她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