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章 追单(1 / 2)

加入书签

陈二禄有些坐不住了,十两银子,难道这泼天的富贵终于开始轮到他家了么?

梁少钦也不懂,虽然他对女人的妆奁盒不懂,可是一只藤篮而已,再怎么也不会值一两银子。

他爹突然莫名地给这个乡下女人这么一大笔钱,难道是动了别的心思?

梁少钦忽地想起来,他那几个姨娘都是从接受爹的银钱礼物之后,才变成他的姨娘。

莫非爹又要给他找一个新的姨娘了?

不可能吧?

他爹会看得上一个乡下泥腿子么?

但是眼前这个泥腿子对陈二禄那小子还不错,而且这女人做饭的手艺应该也不赖。

短短一瞬间,梁少钦内心已经上演了一幕大剧。

陈长生看着眼前的银锭子,有些错愕道,“这银钱好像给多了。”

谁都喜欢钱,但突然给这么一大笔钱,只怕有问题。

梁实秋道,“除了刚刚的八只篮子外,剩下的钱是定金,我想与陈夫人再合作。”

他顿了顿,再度开口,“我想与陈夫人合作藤篮的事情。刚刚我看了那些个篮子,确实设计编织得灵巧,我想让陈夫人按着刚刚那些款式,再每样十只过来。价格就按一只五百文钱算,如何?”

在白水县城有几家大户人家与他后院的那些姨娘和老夫人交好,若是他们来府上,肯定也会看中这些篮子。

他要是能提前囤一点货,到时候就能高价卖出了。

而且这些篮子,要是送到江州府去,也定会有大批大户人家争相购买。

剩下的,还可送于官府那些人家,与官府打点好关系,生意也好做。

客户要追加订单,陈长生自然是不会拒绝,而且还是五百文这么高价的。

她朗声笑道,“多谢梁老爷抬爱,我今天回去就开始准备,统共八十件,要是做好一批,我就先送来一批。”

梁实秋不着急要,确保那批藤篮的质量更为重要,大户人家对这些东西都是吹毛求疵的,钱,他们不缺。

一旁的梁少钦听到他爹竟然只是想和那乡下妇人做生意,不知怎地,竟然有些莫名失望。

他看了眼陈二禄那小子,这次穿了新衣裳,看上去体面多了,和前两次乡野小子稍不一样。

那衣服,应该也是他娘买的吧。

梁少钦作为梁家嫡长子,吃穿用度自是不差,宅子里每月都会给他做新衣裳,还是量身定做的那种。

可是自打他记事以来,就从没穿过亲生母子给他做过甚至买过的衣服,没感受过母爱。

他狠狠瞥了眼陈二禄,心里还有丝丝嫉妒。

陈二禄感觉脖子突然一凉,这贵公子今日是咋地了,怎么突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还上下打量着。

莫不是看上了他的新衣裳…

从梁家大宅出来后,陈长生瞥了眼手环,已经九点多了,得快些去码头,可不能错过第一班船。

她让大福、二禄和四喜三个人一组,负责去街市那边售卖,街市人多,摊位也多,能卖多少是多少,要是好好吆喝,生意应该也不会太差。

自己和三寿两人则到码头去,码头虽然不如街市客流量大,但竞争却小很多,她还是主攻码头。

将所有的物资一分为二后,五个人兵分两路各自直奔目的地。

这一次准备的充分,到了码头陈长生手脚麻利地拿出折叠桌椅撑开,三寿负责摆放碗勺和小料,不多时摊子就支好了。

船还没来,陈长生在摊子前活动着筋骨,无意间瞥见岸上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

那马车的轿厢四面皆是由昂贵精美的丝绸所装裹,两侧小窗被一帘淡蓝色的轻纱所遮挡,车内人能从里瞥见外面,车外之人又无法看清车中究竟所坐何人,设计的甚是巧妙。

赶车的车夫有些百无聊赖地把玩着一根狗尾巴草,马车旁还有一个年轻小厮和一个衙差,这三人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十点整。

“船来喽!”艄公的声音又响起。

一艘小三层的商货一体的船缓缓靠岸,从船上下来一大批人,陈长生回到摊位里面准备忙起来,陈三寿卯足了劲用力吆喝起来,吸引了一拨人过来。

这拨人每个人都豪爽地要了一碗豆腐脑,喝完顿时觉得周身冰冰凉凉,好不清爽。

不到半刻钟,陈长生就卖出了一大半桶,生意明显比昨日还要火爆。

陈三寿感觉自己的手都快洗秃噜皮了,好不容易人少了些,本想抽空休息一下,又见两个穿着绸缎的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走来。

本着一个也不能放过的原则,陈长生叫卖着,成功将两人的注意力引过来。

“刘老板,刚刚我在船上就瞧见下面有一群人聚集在这个摊子前,原来是卖吃的。要不咱也尝尝?”一人说着就自行拉过一只小凳子坐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