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骑骡子(1 / 2)

加入书签

“这骡子可是正值壮年,处于最能干的年纪,价格可不比小牛便宜!”这妇人难道是觉得买小牛不划算改买骡子了吗?

唐彩儿看着这骡子比小牛犊大了差不多一倍,越发觉得不错,“多少钱?”

“十六两,不二价。”卖牛大哥担心唐彩儿又砍价,报了最良心的一个价格之后,直接就说了不二价。

“行吧,我到隔壁对比一下。”说完唐彩儿看了看卖牛的大哥,大哥没有挽留的摆摆手。

成年的骡子十六两已经很便宜了,他还好好的养了一段时间,再便宜是不可能卖的,不成也没有办法了。他看着还跟在小牛犊旁边的二牛摇摇头,这儿子没什么用啊!

唐彩儿到隔壁看了看骡子和驴,比刚才那家还要瘦一点,骡子开口就要十七两,还不接受砍价,还摆出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看来那大哥确实没多要。

看完就转回去刚才那家对着卖牛老板说道:“老哥,这小牛和骡子还有车子一起二十五两我要了。”

卖牛大哥一听这价格,就想教训她一顿!一看又是唐彩儿,叹了口气,又合计了一下,相当于是骡子和牛都少了五百文,也能赚一些。

养多几天就要多花几天的钱,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还是卖给她吧,想从她身上再赚一些估计是不可能了。

唐彩儿见二牛还是在痴痴的望着正在套牛车的小牛,便让他先待在这里,自己逛街去,之前是没有钱,现在有钱了,肯定要好好逛一逛。

其实就是去买衣服,天天都是穿这两套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衣服,虽然看着挺时髦的,但有时候做事还是不太方便的,毕竟总会有一些人以衣取人的人。

最重要的是好几天才能省下一些水洗衣服,平日都只能晒一晒,这衣服感觉都是酸臭酸臭的。

只是逛完了镇上的三家布料铺子都是只有布料卖,没有成衣,只能说小镇的消费水平太低了,有钱的家里都有绣娘做衣服,没钱的更加舍不得花钱买成衣,都是自己扯布回去做衣服。

三家布料铺子的款式和价格基本上差不多,唐彩儿懒得逛了便在最后一家买了五匹粗布,五匹棉布。

粗布一两银子一匹,一匹可以做两身成年人的衣服,四身小孩子的衣服,几个蛋太小了估计可以做五六身。棉布一匹一两五钱,一共花了十二两五钱。

古代的生产力低,所以连布料都那么贵,自己做一身粗布的衣服都要五百文。

怪不得村里人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甚至有的人一辈子也穿不上一套新衣,一套新衣基本上就是村里普通人半年能攒下来的钱了,拿半年辛苦攒下的钱买衣服,想想就不可能,有得穿就不错了。

唐彩儿骑着骡子晃晃悠悠的往家里走,二牛牵着小牛车在旁边跟着,其实小牛车也能坐,但是他舍不得。

刚好唐彩儿也不是很会骑骡子,总是会左边跑跑右边跑跑,有时候还会骑到树林里面去,所以他们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啊啊啊,有妖怪,快跑!”只见柳树村村口大树下一个穿满补丁衣服约摸五六岁的娃娃一边跑,一边流着鼻涕说道。

剩下七个二到六岁的娃娃也被吓得几哇乱叫,向个无头苍蝇一样乱跑。

但随着妖怪越来越近,其中一个穿得比较整齐,全身只有一两个补丁的五岁娃娃谢耀银停下来说道:“不对,那不是妖怪,那是驴,鼻涕猪,口水狗,大蛋,大嘴巴……你们别跑了。”

口水狗就在谢耀银的旁边,听到了也停下来反问道:“你怎么知道那是驴?”

谢耀银口齿伶俐的回答:“上旬我爷爷带我去镇上,我看到的驴就长这样。”

鼻涕猪看到同伴们都停下了,自己也跑了回来,用袖子擦了擦鼻涕说道:“你爷爷也太好了吧!居然带你去镇上。”

“谢耀银你比大蛋的糖葫芦还厉害。”村里十岁以下的小娃娃基本上没去过镇上,在他们眼里能吃上糖葫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大蛋听到有人比他厉害,挺起小肚子不服气的说道:“哼,下次我也让我奶奶带我去。”

跟在大蛋旁边的小蛋虽然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哥说什么他都是要参与的,也跟着说:“窝也去。”

狗蛋看到自家人都说话了,他也不甘示弱的说:“窝去。”

现场唯一一个小女生李甜甜满脸的羡慕道:“你们都很厉害!”。

她是他们家唯一的女孩也是最小的所以不用干活,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但是他们说的去镇上和吃糖葫芦她也都没经历过,所以觉得他们都厉害。

听到糖葫芦三个字口水狗的口水哗哗的往下流,大嘴巴闭着眼睛吧唧嘴,好像糖葫芦在他口中一样,就连鼻涕猪也不停的吸着鼻涕。

谢耀银听着他们杂乱无章的讨论,跺了跺脚无奈的说:“哎呀,现在不是比谁厉害的时候,我们在说驴呢……”

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甜甜打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