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章 广隆府(1 / 2)

加入书签

村长正伤感着好好的一个村子就要散完了,都准备好自己上路了,嘴角的苦涩还没收起来呢,结果就一句话的功夫,就都说不走了。

村长扬起低落的唇角,笑骂道:“我看你们就是闲的,既然都不走了,赶紧收拾收拾东西上路吧,我们今天早点休息,去找水源和吃的。”村长这回心里美滋滋的,这次可是他们自己选的,他可没有干扰他们!

耶!又可以继续当村长了。

刚被吵醒的唐彩儿听着他们莫名其妙的对话,那是一脸懵逼,这古人也像小朋友一样,喜欢打闹,试图引起父母的注意吗???

“娘,快点吃点米吧,村长说要上路了。”在她还在发呆的功夫,大牛就捧着一把碎米来到了她的面前。

唐彩儿看着手里还带着细糠的碎米也是一脸无奈,她也不想吃啊,可是大家都在吃这个。

而且红薯昨晚已经被她吃完了,再说找到红薯不太适合吧。

算了,有米吃就不错了,早吃晚吃都是吃,想着就直接把手上的米,一把全部放到了嘴巴里。

然而她太看得起自己的喉咙了,一骨碌的吞下去,差点没把自己噎死,赶紧趁周围的人都在小粒小粒吃着米的时候,偷偷从意识空间里面灌了两口水,才缓过来。

今天的大家都非常的疲惫,整个人都是有气无力的,大半天才走了一小段的路。

虽然都很累但是村民们都没有喊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只能往前走。

终于在申时(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城墙。

“村长,我们到广隆府了。”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这,活了大半辈子总算到一次府城了!嘿嘿嘿!”一个大汉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

“不管了,我要吃一顿好的。”

“吃什么吃,你有银钱吗???”一个妇人笑骂道。

村里人看着不远处的城墙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菊花。

这时候他们腰不疼了,腿也不酸了,感觉一口气就能进到城里了。

在这种欢快的氛围下,他们很快就到了府城外面。

不愧是府城啊!这城墙比县里的宏伟多了,这是一堵约莫八九米高,用石头和黄泥混合而成的四方墙。

门口外面排了密密麻麻的人,根本就看不到头。

唐彩儿看到城墙也有点激动,终于能看看古代的城池是什么样子的了。

想着便自告奋勇的要到前面去看看。

村长想了一下,确实要先派人到前面了解情况才好做下一步的安排。

于是让谢大郎和谢耀才这两个村里有一点点文化的人一块去,自己则安排剩下的村民先排队。

谢大牛看到了,不声不响的跟在后面。

自从他爹去世后,谢大牛就比较粘唐彩儿,生怕一个不注意娘也没有了,唐彩儿现在已经习惯了他这种行为,看到了也没说什么,也就让他跟在后面。

这队伍是真的长,是从山坡一直漫延到城门口的。

他们走了差不多一刻多钟才看到城门口。

一共是三个门,中间的是最大的,旁边两个小的,最小的门可以同时容纳三辆马车进入。

现在是只有左右两边的小门是开着的,六个士兵并排站在门口的两边,门口中间还有三个衙役拿着一个袋子收钱。进城的村民分成了三排进入。

进去一个居然要掏十个铜板。

这古代还真是黑心,进个城还要掏十个铜板,要知道村民们五天都不一定能攒下十个铜板。

虽然说是心黑,但是进城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就像是现代的网红打卡地方一样,都说心黑,消费高,结果还是一大堆人去挤人头。

左边出来的小门倒是没什么人出来,士兵们都无聊的要睡着了,时不时的揉揉自己的眼睛醒醒神。

看到这种情况唐彩儿正准备上前去询问的时候。

右边的城门开始喧闹起来。

“今天的进城名额已经满了,要进去的明天再来。”三个衙役把钱袋收好,说完就回到城里。

排在门口的难民本来还想说能不能少收一点铜板的,结果铜板都还没掏出来,这门就关上了。。。瞬间傻眼了。

“官爷,您就行行好吧,我们都排两天了,好不容易到我们,怎么就关上了呢,铜板我们都准备好了,您就放我们一家进去吧。”

“是啊,再不进去我们就要饿死在外面了,我们是一点粮食都没有了啊!!!”

六个士兵看到有人想要闹事,拿出腰间的大刀说道:“赶紧离开这里,不然我们就不客气了。”

难民们看到手臂粗的大刀,急忙往后退了几步。

士兵看到难民后退了,直接回到城里,把城门关上了。

后面有的难民看到城门关上了,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