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皇商林家(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林海一家早就知道了张大人此番的来意,还是配合了张大人的表演。

林海和张大人商量完订购水泥的详细细节后,张大人嘴角含着笑大步的离开了林家。

林海绝对想不到张大人来的那天晚上其实并没有喝醉,只是故意这样套林海。看一下林家人的人品。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张大人觉得林海一家人还是比较靠谱的。尤其是林家拿出来的酒,喝上一口快乐似神仙呀!

张大人给皇上写的信先走两天,他是后两天离开的。之前写的信已经快马加鞭送到了皇宫中。

皇上看了张大人写的来信后哈哈大笑,皇上:“不错,不错,我的确没有看错林家。”

皇上:像林家这样无权无势的商人越多越好。近几年有的家族是越来越过分了,多几个林家这种后起之秀,就可以把黑心的经商家族给抄了。

到时候国库富了,下面的商人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林家因为和官家签了水泥的订购合同,现在正在大石村附近的村子里招人,准备把那座姜山好好开发一下。

因为林家工钱给的高,很多村民都建议晚上不睡觉,照着火把在山上挖石头。

大夏一共有34座城池,每个城池都铺上水泥的话,还是一个大工程呢,需要的姜石量之大,至少大河村的这座姜石山是完全不够的。

还好现在虽然001已经离开了,但是林家人已经摸透了石的特性,如果在其它地方遇见姜石的话,他们是能够辨认出来的。

就在林家人如火如荼的发展水泥大业时,济民书局那边联合县里有名的夫子共同编写的高中手札也印刷了三百份。

之所以只印300份,林家是有自己的考量在里面。第一次出版如果就印刷太多,会给家造成一种这种书很容易就能买到的错觉。

不利于后续价格的掌控,先拿出300份来进行引流,后续济民书店的名声打出去之后,第二次再放出大量的高中手札。

这样的话就有一段时间的缓冲,一方面能在这个时间印更多的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先一批买书的人对济民书店的书进行宣传。

事实也果然如林家所料,济民书局开始售卖高中手札的时候,县城里的读书人也只是持观望态度,很少有人看好这本书。

毕竟科举真题在很多富家子弟以及读书人手中都有。但是开始售卖后一刻钟不到,突然就有一大批人涌入济民书局,想要购买高中手札。

但凡大家看过这本书的几页内容,就应该知道这本书的含金量有多高。因此每个书院只要有一个读书人买回去了,一传十,十传百,自然而然整个书院的很多夫子以及读书人都为之疯狂。

虽然很多书院的夫子参与了这本书的制作过程,但是夫子们并不知道这本书可以印刷的如此快。他们还以为起码得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后才能印刷好。

夫子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这本书的快速印刷,林家可是下了血本的,直接弄了20套的字模,一天就能印不少出来,都快干成流水线工程了。

本来林家人靠着水泥就已经在附近几个县大火了一把。现在济民书局又出了如此火爆的书籍。更是把林家推上了风口浪口。

许多家族都盯上了林家,但奈何林家现在已经傍上了轩辕家族和三皇子。因此很多家族都只是持观望态度,还不敢轻易下手。

加上现在林家已经成为皇商了,如果轻易动手被皇家人发现的话,会给家族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林家最近靠着高中手札和水泥赚的盆满钵满,储备资金越来越雄厚。

王薇薇也已经带人炒制了很多火锅底料出来。加上现在资金的储备量充足,王薇薇让大福培训了十几个火锅店掌柜出来,准备开始开济民火锅连锁店了。

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足,济民火锅店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在林县开了两家,又往隔壁六个县发展,每个县各开两家济民火锅店。

火锅店最重要的还是火锅底料,像肉制品还有蔬菜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当地采购的。

因此开济民火锅连锁店其实还挺简单的,只需要提前先把弄好的火锅底料运往火锅店就可以了。

现在林家的济民产业链算是彻底打出了名声了。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甚至几岁的孩童都知道县里街道上遍地都是林家的铺子。

济民糖果虽然现在买的人少了很多,但是这是因为济民糖果店铺每天都是限量发放的,因为现在的糖不是很多,所以每天能够做出的济民糖果数量也是有限的。

街上甚至出现了济民手工店铺,里面有各种木制品。比如小孩儿用的的婴儿车、跷跷板、秋千等,当然还有一些百姓会用到的一些木质农具,店铺也都有在售卖。

济民酒楼就更不用说了,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生意火爆的很。

济民书局虽然前期不温不火,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