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 借钱也要打井(1 / 2)

加入书签

“不急的话,我明中午之前给你钱。”张红梅不过多去追问三七二十一,更不需要杜心言承诺什么还钱的日子,两人的关系很好。

见听到了声音,杜心言乐滋滋的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实际上,杜心言是再一次被人举报了,而那举报她的就是坐在旁边的柳月,在当时,发证机关会严苛的调查人的政治面貌,但凡有问题,这证件就不可能到他手头。

那边甚至于联系了成功,成领导对俩小年轻人自然是知根知底了,“你们说的什么非法同居纯是一派胡言,这要是非法同居,不说你们了,我这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我早办了沈乔南,人家是订婚过的,事情啊是这样……”

成领导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那边这才唯唯连声,挂断电话,办事员在杜心言的照片上打了钢印,准备邮寄到杜心言家,哪里知道沁水村第三组034号,被写成了沁水村第二组034号,仅仅是一字之差,却让杜心言等的心烦意乱。

那第二034是个乔迁到城里的人家,一年半载也不回三两次。

这么一来,挂号信就安安静静躺在了那家人的信箱内,再也没了出头之日。

杜心言只能电话到考场去,索要签发机关的电话,考场那边态度不怎么好,骂骂咧咧一通后,告诉她:“要是考上了,资格证会邮寄到你家,你着急什么你?这邮寄不需要时间啊?”

“但……”

杜心言想说“从市里头到我家也才七八十公里……”

但这话在当时被认作是大逆不道,她无计可施,只能埋头苦等。

看似不着急,实际上却心急如焚,半月后,杳无音讯,这自然变成了柳月的话柄,“有的人啊,一辈子就适合做普通人,做那种下等人,你没命什么都白搭。”

倒是张红梅担心杜心言情绪,私下里找她聊。

“不成的话最近就休息几天,现在科室里头没什么事。”

“还要矜矜业业的做,”杜心言深呼吸,“好了,您就不要说这些风马牛不相及了,我知道怎么调整自己。”

三天后,杜心言带了二十元到诊所。

父亲在给黄芪切片,母亲苏小梅看杜心言到了,白了一眼她,“看你腰肢软的,成什么样子?来做什么,不舒服啊?”

“我和我爸商量事,你阴阳怪气什么呢?”

杜心言心里头也难受,为什么她和天底下人人都合得来,就是和母亲八字不合呢?她当着杜母的面将二十元拿出来,“爸,这打井的钱交给你了,事情不要耽误,最近干旱的厉害。”

其实,大家逐渐都感觉到了干旱,那些靠近江河的人会挑水灌溉菜园子,但不少地势高一点的庄稼算是报销了,杜心言回去的路上看到几个村民在聊。

大家都唉声叹息。

“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啊,”一个人绝望的看着天上的太阳,“这太阳铁疙瘩一样烫呼呼的,不要说庄稼了,就是人都你蔫儿了。”

“过一天算一天咯,我看,”对面一个男人握着草帽扇风,但那风也滚烫热辣,“老天爷是要绝了咱们的命啊,昨儿个我去买小麦,现在一斤需要八分钱呢。”

杜心言本身已经走远了,听到这里急忙回头。

她知道物价会翻倍,但却想不到三分钱的小麦已经成了八分钱。

这不是几何倍数在增长是什么呢?

“大叔,你没信口开河吧?八分小麦?”

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价钱了,那男人长叹一声,扛起来锄头,“我也多希望这是我在胡说啊,你去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杜心言本身准备回家,听到这里着急了,一口气到了供销社。

这里人满为患,大家握着布口袋站在供销社门口,只有寥寥无几的人买到了粮食,他们用粗麻的口袋装了粮食走出来,看上去心满意足的很。

杜心言才钻到人群之中,就看到保管员从里头走了出来,他后面还跟了个握着算盘的账房先生,两人给大家打躬作揖。

“对不住父老乡亲们了,今天的粮食都没有了。”

“什么叫没了?”

这群人都站在大太阳下面等了许久了,里头有个愣头青一样的男人气鼓鼓的跺跺脚,嚷嚷起来,“我们从大中午就在等,这都下午了,你说没有就没有了?库房呢,里头也空了,咱们供销社的库房很大,我会不知道。”

那保管员不愠怒,而是慢条斯理开了门,“诸位老哥儿都到里头看看,不要说粮食了,就连秕谷都没有了。”

众人半信半疑进入。

杜心言也进去看看,发现库房里头空空如也。

有人继续尖锐的问:“昨天你还答应了会卖给我一些,今天就变卦了,谁的没有你也不能缺了我的,不然我就不走了。”

“哎呀,你这不是二流子吗?”保管员这才着急,他快速的擦拭一下面上汗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