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常回家看看(1 / 2)

加入书签

“可要当心一点呢,那孙和平怕不会出鬼点子算计咱们?”

“这谁知道呢?”

是啊,这谁知道呢?

聊了会儿,看看天色太晚了,杜心言到库房看了看粮食,现在也只有几口袋了,要是天还不下雨,沈艳艳和小妹也要饿肚子了。

这俩天一亮就到后山去找吃的了,这一段时间都没吃好,自然是面黄肌瘦的,但两人却从来不抱怨。

杜心言找了小口袋弄了一口袋小米,“我回家去一趟,你们快休息吧,不要让人知道我们回来过。”

“没问题。”

两人送他们出来,关门闭户休息去了。

杜心言是刀子嘴豆腐心,母女两关系固然不好,但杜心言依旧还是希望多照顾一把母亲,这一点,沈乔南也知道。

“我就不进去了,她是硫磺脑袋——一点就着火,我们可没什么聊的,我敲门,小米丢在院子就好了。”

实际上,最近杜母日子的过的紧巴巴的。

当初她和杜平安在生产队做事,几乎没积攒下来粮食,如今灾荒说来就来了,谁知道呢?好在杜母习惯了吃糠咽菜,但杜衡就不一样了,杜心言这二弟胃口大,且还好吃懒做。

两人的日子过的艰难着呢。

到诊所那边,发现母亲人不在。

杜心言到家,拍一下门儿,许久许久里头才传来瓮声瓮气的一声,“谁啊,半夜三更敲门?”

杜心言没应答,送了小米口袋给沈乔南。

他出溜一下将口袋丢了出去,嘭的一声从天而降在了杜母苏小梅的面前,她大吃一惊,蹲下一看,顿时笑了。

“哎呀,这……哎呀,”苏小梅笑逐颜开,情难自已的抱住了小米口袋,“杜衡,快,快藏起来,可不敢乱说啊,不能让人知道我们家还有粮食。”

其实,家家户户多少都有点儿粮食。

但家家户户都不敢说出,担心被抢。

杜衡急忙将小米拿到了厨房去,杜母看看夜色,忽的明白很可能是女儿和女婿来看自己了,她急忙开门。

“妮儿,妮?”

杜心言躲在草垛后头看着,就是不出现。

母亲笑着笑着却切齿咬牙咒骂起来,“我就知道是你这死丫头回来了,回来了也不进来,你大禹治水呢?过家门而不入?我说你听啊,我和你弟弟都好着呢,日子还滋润,你在外面也要好好的。”

杜心言没说话。

母亲看没人应答,啐一口“疯丫头”转身回去了。

杜心言和沈乔南又原路返回,到帐篷,沈乔南这才说:“你也没必要这样。”

“是她不好,”杜心言不想聊这个,“好了,咱们不说这个。”

看杜心言这样,沈乔南点点头。

这几天大家都累坏了,要没有成领导带队,没有成领导这边军事化的管理,大家早松散了,天才蒙蒙亮,成功就到处吆喝人了。

大家这才陆陆续续起来,洗脸后,成领导的人带了这群人到处去垦荒,人们一开始看看那泰山一样巨大的山峦也认定了凭他们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平了这一座山的。

但现在呢……

左耳后一座山已经摘掉了帽子。

河谷也填满了十分之一了,有人甚至于考虑在平一点的地方盖房子。

实际上,盖房子也的确是当务之急,那个时代不像是未来,还需要批宅基地才能盖房子。

那时代,只要有能耐,盖就好了。

有人在冲土坯,这是盖房子必须要的,土坯烧好以后就可以使用了,众人分工明确,子弟兵们也在竭尽全力的帮助大家。

不知道谁在山头唱起来“解放区哟么呼和……大生产哟么呼和……”

紧跟着,大家都唱了起来。

大约九点半之前,村子里一群老人出来了,这一群老人是村子里最德高望重的,逢年过节,村长和村主任还需要去拜见他们呢。

诸如谁家老人去世了,谁家新媳妇进门可都是要找这群“德高望重”的老者看黄道吉日的,在村里头,重要的事情青年人也需要找他们聊一聊,让他们给出个计划来。

这群老汉寻常时候在祠堂里下棋玩儿,在太太平平的年月,通常是一进去就是一天,一整天都不咋出来。

今天可奇了怪了,这几个老汉握着拐棍急急忙忙冲到了成功面前,“成领导,不能,不能这样弄啊。”

成功看着这一群老朽,只感觉奇怪。

“您老哥哥几个慢慢说,怎么叫不能?不能做什么啊?”

“这条河是黑水河,是咱们这里的龙脉啊,你们咋就把我们的龙脉给埋了呢?老乡啊,你们这回死错把煤球儿当元宵咯,那是封建思想,没有什么龙脉不龙脉。”

成领导好脾气的解释,指了指远处。

“这是一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