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莱茵兰再武装(1 / 2)

加入书签

1936年3月8日,星期一。

伦敦西敏宫内,下议院里人声鼎沸,重生而来作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之一的李冰(亚瑟·弗兰克)看着下议院议长爱德华·菲兹洛伊拍了一下桌子:“肃静!”

议员们终于安静下来,爱德华·菲兹洛伊扫视了一下众人:“3月6日,德国人带兵进入了莱茵兰非军事区,法国代表指责德国人违反了《洛迦诺公约》,法国人要求我们与他们一起扩军备战,制裁德国人!”

为什么英国人到了事发两天后,才召开会议?

因为英国大臣与议员们在乡下打猎,无暇顾及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情况,而希特嘞也故意选中了这一点。

一名反对党议员站起来:“我们在上次大战已经付出了太多,我们不能在干涉一场对英国毫无意义的战争了!”

“况且德国人只是走进了他们的后花园不是么?”

“德国人违背了我们共同签订的条约,我们必须制裁他们!”另一名议员吼道:“否则我们大英帝国的威严何在?”

爱德华·菲兹洛伊实际上很支持前者议员的想法,大英帝国不能再大动干戈了,上次世界大战他们是又出人又出力,却没有收到什么实惠,反而要帮扶被打成稀碎的德国来遏制法国。

不过议长是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的,他虽然是保守党议员,但也不能偏私。

丘吉尔作为曾经保守党的大臣之一,同样起身说道:“德国违反了条约,我们必须制裁他们!”

同样为保守党的鲍德温作为首相,看了一眼丘吉尔冷眼道:“我觉得场内,有不怀好意的陌生人在场……”

众议员哗然,吵嚷起来,纷纷举手表决。

议长爱德华·菲兹洛伊看了一眼举起手来的人,同时对后面的人招了一下手。

下议院的议会是可以公众参观的,当有人说出那句话时,就说明需要进行闭门会议。

民众们自然知道这个规矩,纷纷走出了会场。

“现在……可以继续了。”鲍德温看着最后一个无关人员离开了会场,又等了片刻才开口:“我打算在这个月前往巴黎与法国总统一起会见德国总理,他看起来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不是么?”

丘吉尔嗤了一声,没想到对面的一名年轻议员也嗤了一声,他挑眉看着那名议员,是工党的年轻人……好像叫什么亚瑟·弗兰克什么的。

“法国已经在上次大战中流干了血,他们已经无力再抵抗德国人的兵锋了!”亚瑟·弗兰克站起来说道。

实际上,这次会议是极不符合规矩的,因为平时的议会发言需要到台上的两个代表着执政党与反对的文件箱前来进行发言,而现在由于事态紧急,可能关系到大英帝国的未来,所以只需要起身、开口即可。

保守党的其他议员见到是第一反对党工党开口,立刻反驳:“法国是欧洲第一陆军,德国的东边还有波兰,我们完全可以让这两个国家替我们平衡欧罗巴的局势!”

“我们的确是要执行大陆均势政策,也不能坐任法国成为霸主,但这绝不能以放出一个满怀仇恨的魔鬼为代价,它会使我们血流成河的!德国人是天生的战斗狂!”亚瑟拍案相对:“如果我们不能为法国撑腰,那么法国就会与我们一样,消极避战的话,迟早会使德国的野心膨胀,最后炸死我们所有人。”

“我们有着英吉利海峡,还有皇家海军,我们完全可以看着他们狗咬狗!而且……你是被法国佬收买了吗?怎么处处向着法国人说话?”

亚瑟被噎了一下,这是他重生来的第三年,不过他前世只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大学生罢了,怎么能辨的过一群老油条?

丘吉尔不禁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他默默地记下了这个青年的名字,虽然他没有说的过那两名议员,但他的眼光没有问题,丘吉尔打算与他在恰当的时机聊个天。

鲍德温则完全不这么想,身为保守党党魁,他不自主的就想驳斥最大反对党的言论,他实际上的想法也有了一些变化。

那就是……一战真的是因为德国打起来的,如果威廉老皇帝不为奥匈帝国撑腰,那么一战会以另一种方式爆发,但绝对不是那样……至于斐迪南大公的死?他记得很清楚,根本没有多少人在意他的死讯。

而且,德国人的勇猛在欧洲深入人心,无论是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还是最近的大战,德国人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总是令人吃惊。

万一希特嘞得寸进尺,进军莱茵兰之后,又想要回西里西亚呢?

但……现在真的可以整军备战么?

这些议员的话语,正是现在英国社会的缩影,民众需要安定,他们不想再参与战争,这不是几句话就可以改变的事实,也许这个年轻议员说的没错,希特嘞可能是一位战争狂。

但现在……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危害性,如果可以把德国人的目光引向东边,那么欧洲就安全了。

无论是红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