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2章 武德帝带着太子来了(1 / 2)

加入书签

“少爷,煤火炉没什么问题,只要有材料我们现在就能造。”

“但是现在咱们拉货都是用的独轮车,一个人就可以,为什么要用这个四轮车?而且我看这个四轮车的构造,需要一个人在前面掌握方向,至少两个人在后面推着,或者是需要一匹马在前面拉着,为何要这么造?”

工匠们拿着图纸,目光疑惑的看向张世安,将他们不理解的地方问了出来。

“独轮车虽然在大乾流行,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但是毕竟不好掌握平衡,也承载不了太多的货物。而清丰县距离京城有两个时辰的路程,一天最多往返两趟,如果每次拉的货不多的话,就太消耗人力了。”

“而四轮车不同,它不需要人去承重,只是在后面推的话,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最重要的是,四轮车可以装更多的货物,拉货的效率很高。而且还有预留的马匹牵引的设计,现在你们虽然没有马匹,但是之后拉货有钱了完全可以买一匹马,到时候一个人就能驾驭一辆四轮车。”

张世安听到了工匠们的疑惑,于是详细的为他们讲解了四轮车的设计原理和好处。

独轮车是最消耗人力的,而双轮板车还需要人来抬起双臂,这就消耗了很多的体力,设计出来四轮车可以规避这个问题。

“原来如此,没想到少爷还是一个能工巧匠!”

一众工匠们都是内行人,听了张世安的讲解之后,就都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一时间皆是一片赞叹。

“少爷,这个厂棚能够容纳上千人干活儿,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能造倒是能造,只是咱们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用,而且成本也太高了。”

接着,工匠们又将建造厂棚的问题提了出来。

其实古代的宫殿,容纳上千人也都是常事,比如武德帝上朝的龙极殿,就能容纳上千人,非常的大气磅礴。

但龙极殿是倾举国之力才建造成的,汇聚了最好的一批能工巧匠和大量的民夫,就这还建造了好几年。

按照工匠们的理解,若是把厂棚建造出来也得好几年,那时间就太长了,成本也太高了。

“咱们建的是厂棚,不是宫殿……”

张世安听到工匠们的疑惑,当即就明白了,他们肯定是理解错了。

于是,他便开口解释道:“宫殿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设计,但是厂棚却不需要,它只需要最简单的设计就可以了,为的是能够遮风挡雨。厂棚只需要用砖石修一圈五米高的墙,然后再在上面修个顶子就可以了。”

“但是屋顶就是最难的……”

工匠们闻言,仍旧是面露苦涩。

古代盖房子,屋顶需要很多的木梁,而下面还需要很多承重的柱子,远非看着那么简单。

“屋顶简单啊,不用木材就可以了。”

张世安笑道:“把传统的木瓦结构,换成一张张铁皮,然后盖到屋顶加固就可以了。”

说着话,张世安随手就拿起一个木棍,在地上给工匠们画了一个草图。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少爷的设计真是巧夺天工,让我等开了眼啊!”

一众工匠们听明白了张世安的设计,一时间简直是有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

在此之前,他们从没想过盖一个这么大的房子,竟然会如此的简单!

众人合计了一下,如果是按照张世安的方法,十天就能盖成一个厂棚!

“都明白了就开始吧,咱们时间不多,争取今天之内就生产出第一批煤火炉和四轮车,争取在天最冷的时候,大家都能有钱买一身新衣服!”

等到工匠们合计完了之后,张世安笑着给他们画了一个饼。

其实也不算是画饼,因为这些东西,是真的可以实现的!

一众工匠们听到张世安的话,顿时都是信心满满,各自开始去招呼人干活儿。

徐符爱忽悠人的本事此时派上了大用场,在他的忽悠下,棚户区的壮劳力们简直就像是吃了春药一般,嗷嗷叫的开始干活儿。

张灵儿也发挥起了会写字的长处,帮着统计资料,偶尔还会教一些人不会写的字,像是精灵一般在这里穿梭。

这次前来棚户区协调管理的人,如马成功、李发财等人,都是张世安之前与文昌侯智斗时候攒下来的班底,也都出身于棚户区,所以很快就让这里的事情进入正轨。

“这么多人都在帮我挣钱,真好啊……”

张世安看着所有人都在忙活,嘴角勾起一抹惬意的微笑。

他虽然答应武德帝要赈灾,但是一旦清丰县的资源与棚户区的人力联合起来,刨除百姓们的工资补贴等等,张世安还会十倍的收回投入的成本!

一味的付出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各方面共赢才是未来!

……

“父皇,您还说我爱出宫溜达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