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章 人言可畏(2 / 2)

加入书签

要求大理寺将昭应县侯缉拿归案,还枉死的大唐将士和昭应县侯的娘舅一个公道。

第三天,魏徵在朝堂之上弹劾李让不尊孝道悍然杀亲,要求陛下将昭应县侯革职查办。

第四天,雍州府衙正式受理此案,开始调查谣言的真假。

第五天,有百姓和士子跑到了太平村,对太平村所有村民展开咒骂。

太平村不得已之下,只得求助于骊县县衙。

县令王丰出面,劝退了群情激愤要求李让授首以正国法的百姓和士子,并封锁了太平村和周边几个村子。

短短几天时间,流言已经传遍了整个关中,并迅速朝着陇右,河北,山东,山西蔓延。

百姓们咒骂的对象也从那位侯爷,变成了直呼李让。

正所谓法不责众,当谣言只在少数百姓口中流传的时候,他们会担心得罪贵人。

但当所有人都在议论此事的时候,百姓们的胆子忽然就大了起来。

杀害将士,杀害娘舅,背弃祖宗。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大逆不道,挑战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的恶事。

用一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来形容如今的李让绝不过分。

当然,谣言传归传,皇宫里李让却是不慌不忙。

老实说,李让养伤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凡事都有婉容在照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就是他梦中的生活。

就是拉屎有点不自在,需要婉容将他扶了坐到便桶之上。

拉完屎之后也需要婉容给他擦屁股。

没办法,粉尘爆炸的威力不是那么好抵御的。

崔澶和驾车的马夫都被炸到尸骨无存,李让还能捡回来一条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但内腑移位,后背大面积烧伤,还是让他暂时丧失了行动能力。

当日还能抱着横刀与崔澶的私兵火拼,完全是肾上腺素飙升的表现。

此时——

李让坐在恭桶之上,脸色从涨红逐渐涨青。

这段时间肉吃多了,再加上又没有机会运动,导致他有点便秘。

小丫头婉容一脸不忿的给李让讲述着宫外的流言。

“姑爷这么好的人,他们怎么能这么骂您呢,真是太让人生气了。”

“不行,我要回去,请郡主殿下给您做主。”

“欺人太甚!”

小丫头气鼓鼓的自说自话,完全没有注意到李让的脸色变化。

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李让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小丫头急了,急忙掏出手绢为李让擦汗。

一边擦汗一边宽慰李让:“姑爷,咱不气,不生气,他们骂您,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您的好......”

李让:“?”

努力了半天,吧唧一声过后,李让的脸色终于舒坦起来。

小丫头气鼓鼓的给李让善后,将李让扶到床上躺下,正欲去打水来给李让擦拭身体。

大门忽然被推开。

“哈哈哈哈,李小子,鱼儿上钩了!”

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进卧房,一阵大笑过后,忍不住抽抽鼻子,狐疑的问道:“什么味道?”

“咳咳。”

李让轻咳两声,急忙朝李世民道:“没什么味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计若成,定能剪除一心腹大患尔。”

听见李让的恭贺声,李世民顿时将其他事情抛之脑后,继续大笑道:“哈哈哈哈,朕也没想到,舆论竟有这等威力,真真是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啊。”

“李小子,你不妨猜猜,此次入彀之人都有哪些。”

李世民的心情似乎很好,还有心情和李让卖关子。

李让不着痕迹的翻了个白眼,没有接李世民的话,而是一脸严肃的说道:“陛下,舆论可杀人,亦能诛心,非可畏二字能道尽,此番事不过半,大意不得啊。”

李让突如其来的严肃,顿时让李世民的笑意戛然而止。

李让继续问道:“陛下,报社与造纸厂那边准备得如何?”

被李让打断,李世民也没了开玩笑的意思,淡淡的回道:“放心吧,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筹备之中,朕倒是要看看,李氏能不能顶得住天下百姓的怒火。”

李让嗯了一声,这才接过李世民方才的话头,问道:“陛下今日如此高兴,想必此次在背后推波助澜中伤微臣的人不少吧?”

“呵~”

“是不少啊,朕倒是没料到,对朕不满之人竟会如此之多,看来朕这个皇帝,做得确实很失败啊。”

李世民冷笑一声,眼底是浓浓的杀意。

李让脸上露出了然之色,笑道:“既然鱼儿上钩了,那臣也就放心了,希望臣这么多天的挨的骂不会白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