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农家小院(1 / 2)

加入书签

云渡村地处大运河、古黄河两河之间,桃红柳绿,风景很美。

民间习俗,说桃木、桃雕、桃树枝都可以驱妖避邪。乡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嚎!”婴儿出门串亲,都要折根桃枝拿着。很多人在孩子身上挂系桃核雕品,也是含有避邪保平安之意。

进入村子,发现都是一些低矮的瓦房,人们的生活都不太富裕。

陈松带我们到一个小院前,冲着家里喊:“爸,我带同学来家里玩,有人在家吗?”

随着喊声,周围邻居家的狗都被惊动,一起汪汪叫起来。农村家家户户都喜欢养狗,既可以看门护院,还能抓耗子赶麻雀,是人们生活中的好伴侣。而且大多散养,一出声就成群结队出现,所以外来人员往往比较害怕。

陈松随手从旁边的稻草堆拿起一根木棍,一边大喝:“去去去,一边去!”一边把狗狗赶走。

我看他随手拿的一根木棍都是手腕粗的桃木,不由感叹,只怕这些都是只有烧火做饭的下场。

玄灵也很好奇的看着这简陋的村庄,实在不敢相信,就是在这样的农家小院,竟然有可以做法器的能人。

我们随陈松进了院子,关上门,立马把喧闹关在了外面。

院子里,散落着一些农具,还有很多篮筐,里面放着许多桃核。院子里有个塑料大棚子,里面有些桌椅,就差不多是工作室了,篮筐里有些做好的桃核工艺品,数量不多。估计是屋子里比较暗,所以借着天光在外面加工桃核,还能省点电费。

一个中年人,头发胡子有点花白,人也有点佝偻,戴着围裙袖套,看到陈松回来也只是抬头看了看,说了句:“回来啦?锅屋有饭,趁热吃。”

我们当地把厨房叫做锅屋,意思是那个房子里有锅可以烧火做饭。

等见到我和玄灵,他有点迟疑,一时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

我叫声:“大叔,我是陈松同学,好哥们。趁放假过来玩玩。”

他忙说:“好,好。屋里坐。”一边把我们迎进屋里。

本地农村的房子,基本上结构都差不多。一个院子,坐北朝南,北面一排三间房子的瓦房,东边是个两间房间或者一间房的小小厨房。

待客基本上在中间的房子,又叫堂屋,两边是卧室。

我们进了堂屋坐下,看看墙上还贴着不少陈松小学中学得的奖状。农村人以前还是很看重荣誉的,孩子得到一张奖状往往都要贴在墙上炫耀。

我说:“陈松挺聪明啊,学习这么好,得了这么多奖状啊!”

他爸爸骄傲的说:“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学习从来不用我们操心,年年拿奖状回来。”

我递上买的一些水果和我从家里带的一些干黄花菜,他爸爸一个劲说,“小孩子没有钱拿这些做什么,待会带回去。”

我之前带这些东西陈松也不同意,是我坚持说是自己家里种的,并且告诉他这黄花菜多吃点对人筋骨好,他想想他爸长期雕刻东西也许需要吃点补补也就同意了。

“这孩子难得有好朋友,你们还是第一个被他带回家的,看来他是真重视你们。”

“你们坐会,我去叫他妈去买菜做饭。”然后他爸就去地里找干活的陈松妈去了。

我看了看陈松说,我们去看看你爸雕的东西吧。

然后我们回到院子里,看起了篮筐里的桃雕,陈松去水井旁边用个铁桶提水给我们洗手。

我问玄灵:“你们道士很有钱吧?人家大老远从茅山请你来做法事,代价不会小吧?”

玄灵正经的回答:“还好,这种跑外地的生意,一般收费不少。”

我随手拿起一个刻着神龙吐珠的桃核,以灵力注入,开始没有反应,随着我不断尝试,龙珠隐隐有灵光乍现。然后问玄灵:“这个如果卖给你,你愿意多少钱买?”

玄灵目瞪口呆的看着我,一把夺过桃核,在手里摩挲起来。然后他叹口气说:“现在我也想把你绑到我们茅山去了!”

他又说:“法宝是无价的!”

我没理他,只是问:“这个一百块能卖吗?”

他刷的掏出两百块,然后跟我说:“一百给你,一百给他爸,这个我买了。”

我叫过陈松说:“陈松,你过来,给你家介绍了个生意,这个财主要买你家的桃雕。”然后把两百块钱递给他。

陈松端着水盆过来,随手放到旁边一个木桩子上。然后拿条毛巾说,“你们先洗洗手擦擦脸,我妈一会就回来,到时让她去买菜,准备吃饭。”

他看看我手里的两百块,没有接,又看看玄灵手里的桃雕,随口说:“不值钱的东西,你拿去玩吧,钱你收回去,不然我爸看到要生气的。”

玄灵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这个是我买的才能要,出家人,付出去的钱不能收回。”

我把钱塞给陈松,跟他说:“你把钱拿给你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