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婚事已定(1 / 2)

加入书签

她突然意识到喜欢萧不离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因为对方总能带给她不一样的惊喜与感动。

“你明明昨日未应,为何今日便如此?”

“昨日事发突然,我若轻易应得,于你名声不好。”萧不离道。

裴沂却忍不住眉眼都绽开了。

萧不离并未久留,这般过来也不过是让裴沂安心。毕竟这婚事,裴旸同意了。其实裴旸也并不想同意,裴家本来就因中立而成了众皇子的眼中钉,如今再拉上萧府,那便如同黑夜里的明珠太过扎眼了。但萧不离却不以为然,毕竟圣上尚值壮年,几个皇子便公然拉拢势力,这于那位而言本就有挑衅的意味。否则那位也不会想让他娶公主。如今萧家不与皇子有关系,裴家也不与皇子有牵扯,两家属于实实在在的保皇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位自然是乐见其成了。有了圣上的支持,何惧那些皇子们。日后不管何人继位,就算想要清算他们中立的账,也要顾及一下他们两家的势力。

萧不离只要点几句,裴旸便能明白。他只是感慨多年不见,贤侄已经成长如斯了。想到大皇子二皇子皆想拉拢此人却都未成,不免有些怅然。若萧不离在裴云两家尚未议亲时有此念头,估计会引来诸多不满。毕竟大皇子曾暗示过可以将萧不离拉进裴家。那时他未同意,是因为大皇子还惦记着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如今阆王府算是与大皇子一脉有了间隙,而他又因山匪的事情得罪了二皇子,太子一脉又明示暗示想与裴家交好。他原本就立场难定,处境艰难,却没想到萧不离有此一招,倒也解了裴府的困境。

只是婚事易定,但佳偶难成。

所以裴旸也问过萧不离可是真心对裴沂。

萧不离并未说什么漂亮话,而是道:感情之事言之过早,但萧府自来长情,得一人便不会相负。这一点还得源于他至今未续弦的父亲。

他与裴沂相知甚浅,说喜爱那也不至于。所以他没有欺骗裴旸。裴旸也知定是如此,但于裴十一而言,萧不离确实是一个良人,所以这亲事便定了。

至于裴沂的想法,裴旸并未在意过。

裴沂不知萧不离如何说服裴旸的,但知这事是真的定了。一时间府里的人都议论纷纷,连带着提起裴沂也只能用一句命好来形容。

但命好这词对于裴沂而言才是最大的讽刺。

周冉在听说了之后,便跑来裴沂的院子,看了裴沂半晌才道:“难道那萧不离比太子还好?”在她看来裴沂分明还有更好的选择,为何众人却会羡慕裴沂与萧府的世子结亲。她打听过了,那萧不离不过是追随太子出征的武将,如今在王城并无什么地位。而那萧家虽是侯爷,但也不怎么管事了。说不定还不及裴府势大。

裴沂不想与她解释,只道:“皇家的事非是你我能够说的。这话,今后可不能再提。”

“你这人如何不知好歹。”周冉搞不懂裴沂明明能够更上一层,为什么不愿。文伮在一旁看不过去了,道:“周娘子与其担心我家娘子,不如先担心一下自己。”毕竟周冉有心,裴恒无意,她自己的事情都没搞明白。

“我为何要忧心,你不知吗,裴家年后便会往周家提亲。”周冉道。

裴沂一惊,这事她还真不知情,不由得站了起来,道:“可是三兄说的。”裴恒明明有意中人,如何会向周家提亲。他待周冉也非是喜爱之情。

周冉有一些不自在,绕着手指道:“三郎并不知情,但佟姨已经答应我了,说是年后便去提亲,这亲事是跑不掉的。”

母亲如何能这般做主?裴沂十分不满,却当着周冉的面未说什么。她也才知道周冉为何会说裴家欠周家的,因为佟林纾的态度便是如此。可若这事因她而起,却连累了三兄,那便不是好事了。

当晚裴沂便去了裴恒的院子,裴恒正在习书,看到她,便不由得笑着恭喜她。裴沂苦尽甘来,作为兄长,他自然是开心。他甚至还说这事大兄次兄也知晓,年后道路通达了,便会回来。一来省亲二来见见这萧不离。之前与云家闹得沸沸扬扬,大兄二兄都不曾有过归来的念头,那是因为这亲事他们做不得主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如今裴沂能觅得良人,他们自然也是与之高兴的。

裴沂闻言不免有一些不自在。她以为她孤立无援,殊不知其实很多人都曾想帮她,只是她不曾动,别人也便不好做什么。思及此,她便更加的自责了。

“三兄觉得那周娘子如何?”

裴恒一愣,随即笑道:“周娘子小孩子性子,虽略显骄纵,但不算坏事。”比起城府颇深攻于心计之人,周冉这样的性子最好拿捏了。误不了大事,伤不及根本。放在院里供着,倒是无妨。“他日娶她之人必有后福。”

裴沂有些复杂的看着他,真的很想说那有福之人大概就是你了。不过这话她不好说,只能看着裴恒书案上的食盒发呆。她记得之前裴恒也拎着这样一个食盒。

“三兄还真的喜好甜食呢。”

裴恒看着食盒不由得也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