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我爱那个年代(1 / 3)

加入书签

(一)

纵观中国的娱乐圈,1984年至2004年是它的黄金年代,那时的港台明星不仅歌唱的好,tvb里戏演的好,更重要的是那时的明星长的好,就连电影如今来看个个都成为了经典。内地的影视较传统保守,编剧没有港台的精彩,比喻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以说没有可比性,我们80后是看着TVB接受着港台文化长大的一代。

2004年后,有了互联网共享的普及,唱片公司纷纷倒闭,优秀的词作人,音乐人,唱片制作人纷纷失业,如今来看现在的草根原创歌手词曲功力很难同那个年代专业制作人相比,电视也不再成为生活里的主导,微博里前几年有家公司做过市场调查,大城市里经常看电视的十个人中还不到两人,电视已成了现代人家里无用的摆设。

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娱乐史上最辉煌的年代,那时的中国听音乐还都是磁带的方式,那时的音乐可以卖钱,放在今天来看都很不可思议,音乐竟然可以卖钱,是的,并且卖的还很贵,一盘正版磁带可以卖到十元的天价,那时同学家里谁如果有一盘明星的磁带都如获珍宝似的,毕竟那时三四线城市一家人一月的生活费才不过八九十块钱,那时普通人月工资普遍都是一百多,粮票供应的年代。

那时我就已经有了上百盘港台明星的磁带,虽然都是盗版的,很是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内地明星我只买过黄磊、谢雨欣、黄格选和那英的磁带。

1997年那时大街上铺天盖地的放着黄家驹的歌,那是个纵情燃烧的年代,听到歌曲就会热血沸腾的跟着一起唱。那年香港电影史上那年也出现了一部影响中国二十年的一部电影,就是古惑仔系列,以97古惑仔《人在江湖》隆重开头。那年社会上开始有了洗浴中心,消费有88,188,288最高388元,男士到里面不光能洗澡,在包间里有女人还可以给你玩冰火和各种贴身按摩,洗一次澡要攒上大半年的工资,vcd卡拉ok这种新兴事物也开始有了,据说这种东西能够唱歌。

1997年社会上刚开始兴起摩托车,那时一辆铃木王卖价一万多块钱,是普通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梦想,能拥有一辆摩托车是一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我记得成龙在电视上给他做过广告,是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男儿当自强,就骑铃木王!“那年还流行传呼机是“摩托罗拉精英王",市场卖价三千多,是个高科技的东西,据说往传呼台播个电话,给传呼小姐说一声,对方的传呼机就能收到自己的留言,真是太神奇了,高科技,真是高科技的玩意儿。

那时的明星身高很少有超过一米七五的,社会上超过一米七五的男人是找不到对象的,因为个子太高了,那时我还在上学,经常祈祷自己以后千万不要超过1米75,明星们都一米七三左右,我一米七就行,属于中国男人的正常身高,可那一年还是长到了一米七三,我再三对天祈祷,可不能再高了,再高就真的泡不上妞了,再来看现在的00后们,不到高一身高都在一米八多,放在我们那时你能找到对象才怪。身高流行趋势都是跟着明星们走,真不知道下个十年又流行什么样的身高,什么样的身高才容易泡到妞。

(二)

1998年我的家里刚刚安上了一部座机电话,在我们那条街上引起了轰动,当时我家在八一西街老烟厂南门胡同里住,邻居街坊都来我们家里看这部电话,看完之后说:“喔,这就是电视里经常演的电话啊,你家装上了,那以后可方便了,我给外地的亲戚留你家号,以后电话里有人找我出门喊我一声。”

我那时狂气:“还让人喊,自己家也按一个啊。"我妈老训我,不许这么对邻居不礼貌啊。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家的电话号码:5638512,是班里众多仁兄弟和追我的女孩们所牢记的号码。

那时的社会青年和小孩几乎全部都是中分头,我也不例外,我曾留过十年的中分,留中分头在当时是个大逆不道的事情,学校里老师抵制,回到家里家长会骂,走在街上会遇到很多异样的眼光,但明星们都在留,你如果不留个中分,你都不好意思出门,你都不好意思在社会上混,如今的明星鹿晗也是中分,大有卷土重来的态势。

我们的发型都是中分头,再要不就是陈浩南似的披肩长发,那时的审美不看是否五官端正,就看你的发型是不是中分长发,穿着打扮是不是古惑装,这样的装扮才是最受欢迎的,只要个子不是很高,这样的打扮最容易把到妹。

那年的古惑仔是荣耀的代名词,那年的中国刚开始流行染发,因为电影里山鸡哥把头发染成了绿色,我们就把头发染成了红色,就如同十年后台湾出了一个歌手叫周什么伦,他兴起了非主流,唱着听不懂的非主流歌,留着非主流各种烫的发型,就跟他的差不多。另类张扬个性不羁,那年我十几岁长发披肩,上身蛊惑装,下身皮裤,脚上尖头欧版皮鞋,洒脱狂放。走在东方红大街上回头率百分之九十,剩下的百分之十不是瞎子就是不敢看我,怕我找他事。

那时班里经常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