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 猴王拜师,赐名悟空(1 / 3)

加入书签

看着美猴王走进山中四处寻找东张西望,天上林瑶捂着额头叹了口气,无奈的落在山中变化身形化作樵夫模样。

正当猴王聚精会神地观察四周环境时,他忽然听到深林深处传来了人声。他好奇心顿起,急忙加快步伐,深入林中,耳朵紧贴树干,想要听得更加真切。原来,那声音的来源竟是一阵悠扬的歌唱: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猴王听完这首歌,满心欢喜地喊道:

“原来神仙就藏在这里!”

他迫不及待地跳入林中,仔细寻找歌声的来源,却发现只是一个樵夫在那里砍柴。不过,这樵夫的打扮实在奇特:

头上戴着一顶用新笋壳做成的箬笠,身上穿着由木棉捻成的布衣,腰间系着的是老蚕吐出的丝做成的环绦,脚下踏着的是用枯莎搓成的草履。手里握着一把锋利的钢斧,肩上挽着一条火麻绳。看他熟练地砍树劈柴,真是个能干的樵夫!

猴王走上前去,恭敬地叫道:

“老神仙!弟子有礼了。”

樵夫慌忙放下斧子,转身回礼道:

“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个粗人,连衣食都解决不了,哪敢自称‘神仙’?”

猴王疑惑地问:

“你若不是神仙,又怎能说出那般神仙的话来?”

樵夫反问:

“我说了什么神仙话?”

猴王答道:

“我刚来到林边,就听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是道德真言,难道不是神仙吗?”

樵夫笑道:

“实话告诉你吧,这首歌名叫满庭芳,是一个神仙教给我的。那位神仙就住在我家隔壁。他见我家境贫寒,生活烦恼,就教我遇到烦心事时,念这首歌来散心解困。我最近有些心事,所以一直在念。没想到被你听到了。”

猴王好奇地问:

“你家既然与神仙相邻,为何不跟他修行?学个长生不老之术,岂不是更好?”

樵夫叹道:

“我命苦啊,从小父母养我到八九岁,才知世事。不幸的是,父亲早逝,母亲守寡。家中无兄弟姐妹,只有我一人照顾母亲。如今母亲年迈,我更是不敢离开。家里田地荒芜,生活困难,我只得砍两捆柴,拿到市集上换些钱,买几升米,自己做饭给母亲吃。所以,我哪有时间去修行呢?”

猴王听后,感叹道:

“原来你是个孝顺的君子,将来必有福报。只希望你能告诉我那位神仙的住处,我好去拜访。”

樵夫答道:

“不远,不远。这座山叫灵台方寸山,山里有座斜月三星洞。洞里住着一个神仙,名叫须菩提祖师。他收过的徒弟不计其数,现在还有三四十人在他那里修行。你顺着那条小路,往南走七八里路就到了。”

猴王听后,喜出望外,一把拉住樵夫的手说:

“老兄,你就跟我一起去吧。若是我得了什么好处,绝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樵夫却摇头道:

“你这猴子怎么不通情理呢?我刚才已经跟你说明白了,你还不明白吗?我要是跟你去了,我的生意不就耽误了吗?谁来照顾我老母?你还是自己去吧。”

猴王无奈,只得辞别樵夫。按着樵夫指引的方向走去。

看着猴子走远的背影,樵夫摇身一变,化成女子模样。

林瑶摇了摇头,深深的呼了一口长气:

“终于把这猴子给送过来了,我太难了~”

感叹过后,林瑶纵身而起,化成一道流光飞向三星洞去跟菩提祖师复命去了。

他走出深林,找到一条小路,翻过一座山坡,走了约七八里路,果然看见一座洞府。他挺身观看,只见: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

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

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

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

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

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那洞门紧紧关闭着,周围一片寂静,不见半个人影。猴王转过头去,目光落在崖头的一块石碑上。那石碑高有三丈多,宽有八尺余,上面镌刻着十个大字: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