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章 详细说说(1 / 2)

加入书签

“是真的。”花梨笑着点头。

苏富民喜气洋洋的围着卡车打转,一会儿拍拍轮胎,一会儿钻到车底下去看,像极了撒欢的孩子。

跑来看热闹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车头围到车尾,都是研究这车保养得怎么样,能装多少东西,能用几年。

这些话题,花梨插不上,她干脆放任,自己到休息区等着陈金松回来。

没一会儿,村里的女人们也来了,叽叽喳喳的问各种问题。

女人们的话题和男人们又不一样。

她们关注的是,工坊这么赚钱吗,工坊什么时候扩建,还招人吗,招不招女人。

之前,大家也知道工坊很忙,生意肯定很好,可那时,他们没有概念,直到看到这卡车,一下子,工坊生意怎么个好法就有了具象。

工坊才开起来半年!

就能买得上车了!

那工钱一定也不低!

更别说他们平时还包餐!

瞬间,人人心动。

陈金松回来,就看到这边被围得水泄不通,他差点儿过不来。

最后还是意犹未尽的苏富民察觉到人太多会出事,吼散了人群,这才压住了持续升高的热情,他站在人群中,大声吼道:“行了行了,看个稀罕就行了,都回家去,这车是队里考虑到工坊送货需要特批下来的,是要用来送货的,都别瞎想。”

“民叔,我们没瞎想,我们就是稀罕稀罕。”人群中有人笑着喊道。

“就是,我们才没瞎想。”

众人纷纷附和。

“稀罕?”苏富民大声问。

“稀罕!”回答最大声的都是男人。

“稀罕就认真干活,家里的鸡鸭鹅和小猪崽好好养,用心养,迟早有一天,你们也能开上自己的车。”苏富民趁机激励道。

“民叔,真的假的?我们也能开四个轮的车吗?”有人俏皮的问。

“只要你们用心过日子,认真做事,别说四个轮,就是再多几个也不是什么难事。”苏富民斩钉截铁的说道。

“多几个轮的别想了,先解决两个轮的,我就很高兴了。”那人笑道,又引起众人一阵共鸣。

两个轮的自行车,感觉卖上几头猪就有希望了。

轮子再多的,他们还是先放一放。

“放心,我们有一口肉吃,就少不了兄弟们一口汤,多少个轮,尽早会有的。”陈金松也说了几句,拉着苏富民脱身出来。

围观的村民们纷纷让路,让他们出去,然后继续围观卡车。

村里的男人们大多是队里退下来的,军卡是他们最熟悉的车,这会儿围着,除了稀罕村里有车了,更多的还是怀念以前。

那段热血奋斗的岁月,是他们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已经铭刻在了灵魂里。

“小禹没回来?”花梨给苏富民和陈金松各倒了一杯热水,关心起没跟回来的丁小禹。

“他留在那边等证件。”陈金松接过水,开始说这一趟买车的经过。

就如苏富民说的,聂晓白报告打上去,上面特批下来的。

这个车还有三成新,按着队里艰苦朴素的习惯,至少还能用很多年,一般是不会淘汰的。

“队里对你们抱以很高的期望。”苏富民听完,看向花梨提醒道。

“我知道。”花梨重重点头,“我会尽我所能。”

苏富民点点头,慢悠悠的喝水。

陈金松又提起队里想要增加订单的事情:“这样下去,我们的工坊可能供不上,桥栋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了,弟妹 ,你看要不要在旁边加盖房子,扩建工坊?”

“之前建工坊,我们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花梨有点儿感慨。

她就是看他们兄弟过得不容易,自己又需要钱支持以后改造小院的费用,这才出了主意做这事,建工坊都只是想着在她家不方便才另外设的,哪知道,灵泉的威力这么大,仅仅是稀释的那么点点儿,也能给队里的战士们带去好处。

“是,这也是我没想到的。”陈金松也点头。

“扩建是必要的,但,扩几间屋子,没什么意义。”花梨想了想,看向苏富民,“民叔,村子外面的那些荒地,能租吗?”

“噗~”苏富民边喝茶边听他们聊天,正惬意着,忽然就被点了名,听花梨这意思,好像还嫌弃工坊太小扩不开,他惊讶之下,刚入口的水直接喷了出来。

陈金松坐在对面,迅速跳开,避免了这一口的攻击。

“您忙点儿。”花梨忙起身帮着苏富民拍背。

苏富民咳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来,他抬头,急切的看着花梨问:“阿梨,你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你快坐下来,详细说说。”

“我是想问,村子外面的那片荒地能不能租,如果可以,我们可以租下来建厂房,之前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