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章 任侯伴君如伴虎(1 / 2)

加入书签

望夷宫。

任嚣目送着嬴长生进入大殿觐见皇帝,随后他就把目光,移向皇宫各处。

他静静地在这里,等待皇帝召见。

这里有很多他跟嬴政、以及诸多同僚的回忆。

时隔多年,一切好似没变,又好似变了许多。

“儿臣,拜见父皇。”

数月不见嬴长生,扶苏连忙放下手中毛笔,起身快步走过来。

一上来就把双手搭在嬴长生的肩膀上,打量了许久,眼里充满了关爱。

扶苏欣慰地说道:“朕的太子,长高了些许,也瘦了些许,还晒黑了!来,转过身去,让朕再好好看看。”

嬴长生听话照做。

扶苏这么溺爱的举动,把嬴长生给弄得有些尴尬,不过心里却是很暖。

转过身后,嬴长生细细打量着扶苏,发觉他比自己离京前,要憔悴了许多。

不但脸色苍白,黑眼圈浓重,走路时的步伐,也不像几个月前那般稳健。

嬴长生借机把手指探在扶苏的脉搏,果然发现脉象鼓动无力,明显是脏腑虚弱。

“父皇,儿臣不在期间,您的龙体又欠安?”

扶苏挺直腰杆,把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尽量做到不让嬴长生担心。

“朕无碍,再调养些时日,便再无大恙。”

“父皇勤政,事必躬亲,儿臣劝谏您别操劳过度。”

“大秦百废待兴,朕不得不如此!皇儿,先过来坐下。”

走向坐榻的期间,嬴长生瞟了一眼韩谈,见他对自己比了个手势,便心中有数。

坐下之后,扶苏含笑说道:“朕听闻使官回禀,皇儿在南海文武兼施,大刀阔斧。

不但实行渔业税政、扶助农桑、兴修水利,还整顿盐业、宣导百姓防风浪之灾,更是救得数千军民,幸免于中暍而亡。

皇儿所为,犹如上古炎黄,朕已见过水师战舰,倘若当今,皆战于海上,秦之水师,也必将天下无敌,再和朕说说,皇儿还做了哪些事?”

嬴长生闻言面色尴尬,接着起身施礼。

“请恕儿臣擅作主张,此次南下,还捎上了晨曦姑母。”

扶苏听后微怒,说道:“哼!你姑母劣性不改,朕知她是何德行,此事怪不得皇儿。

待此间事了,朕立刻召她前来,必定严惩不贷,哎!都怪朕早年过于宠溺,以致她现在愈加无法无天!

皇儿你说,她随你南下,到底所谓何事?”

嬴长生咬了下上唇,颤巍巍的说道:“父皇,姑母之所以南下,实则仰慕蒙颖将军。

另外在儿臣的撮合下,他俩已成眷侣,每日如胶似漆,羡煞旁人。

儿臣恳请父皇,饶了姑母,另请父皇,给他俩赐婚。”

扶苏听后有些吃惊,随后脸色转怒为喜,最后又板起脸来。

他佯怒道:“她总算干了件正经事,皇儿休得为她开脱,赐婚可以,朕巴不得她早点嫁出去,也好改一改脾气,但是她骗取出关令牌,这笔帐,朕一定和她算!”

“父皇息怒,姑母待人真诚,假以时日,必然能做到相夫教子。”

“哎!朕之子,无须教之。朕之妹,却是朕之忧,若传出去,恐遭天下人耻笑。”

一阵家常叙旧过后,也该谈正事了。

“以你所说,陈胜起兵之后,将有六国余孽相继而起?”

扶苏此时不再是一副慈父面孔,换成了一副大敌当前的凝重模样。

“确实如此,儿臣擒获陈胜部将,从其供词得知。这起兵背后,乃项梁在暗中推动。”

扶苏面色痛苦,仰天惨笑道:“皆因父皇大兴法家,以致百姓存怨,盲从了六国余孽呀!

陈胜所言也不无道理,我大秦实行法家之学以来,轻罪重罚、重徭苛税、穷兵黩武,苛政之下,白骨累累!方使今日之祸!皇儿,是否同见?”

嬴长生听了扶苏问话,并不立马表态。

此刻,他也陷入怀疑当中。

自己继续主张法家,到底对不对?

但不管怎么样,嬴长生坚信儒家也好、法家也罢。

对于眼下百废待兴的秦国来讲,都是可以用来治理国家的,单独遵从何种学说,都能让这个国家的各方面失去平衡。

所以,嬴长生只能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来回答扶苏的问题。

“父皇,虽说先皇时期的苛政,才造成今日局面。

但儿臣认为,无论修长城、通驰道、开灵渠,乃罪在当下、功在千秋。故而,儿臣不以偏,论之。”

嬴长生借用了后世史学家的一句“罪在当下,功在千秋”之后。

这下子,轮到扶苏自己陷入深思,一时间想不通,他也不再过多纠结这个问题。

对嬴政留下的烂摊子,扶苏抱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