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章 捡了一回漏(2 / 3)

加入书签

人心里都有些绝望。

俄国人的水连珠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正在这时,俄军方向忽然一阵大乱。

有人诧异道:“好像他们乱起来了,咋回事?”

另一人看了看远方,分析道:“好像是有人在背后打他们。”

听闻此言,杜立三脑袋里马上出现一句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应该啊。

难道是日本人?

可日本人此时在东北还没那么大的势力。

不管了。

杜立三喊道:“弟兄们,俄军那头乱了,咱们突围的时机到了!”

他们带着残部,开始突围。

……

另一头,赵传薪正往口袋科技里面塞枪支弹药。

大量的枪支弹药,简直跟不要钱似的。

要不是空间有限,他都想装一门大炮进去了。

人人脸上都闪烁着喜色。

原来,他们一路跑马,来到了辽河岸边。

这里是俄军的炮兵阵地。

也不知道怎地,大多数炮兵都跑出去,不知道跟谁打仗去了。

赵传薪当机立断:“杀进去!”

一行人摸黑进去。

先趁黑,摸了三个士兵的脖子。

随后被发现,直接开枪。

短距离作战,是鹿岗岭村保险队所擅长的。

双喜端着步枪嗷嗷往前冲。

一个俄国士兵,直接被他一枪撂翻。

紧接着,一发子弹贴着他头皮飞过,打在后面的墙壁上,打的泥土翻飞。

赵传薪觉得,双喜这人脑袋可能真有问题。

换做别人,哪怕不吓尿裤子,也至少得心惊胆战。

可这货当真就不怕,端着枪嗷嗷叫着继续冲。

赵传薪抬枪,砰!

那个朝双喜射击的俄国士兵倒地。

黑灯瞎火的,开枪都是听声辨位的盲射。

对方并没有保险队这般勇,啥也不顾的往前冲,他们藏在掩体后方,偶尔才露头射击,火力并不算猛。

打一枪一缩头,甭管是绺子还是正规军,平时都是这么打的。只有正八经战场上,到了最后拼刺刀阶段,才会不顾一切的往前冲。

这给了赵传薪充足的时间,每当有人露头,他抬手就是一枪。

没多时,竟然打到了他们的内部。

剩下的人可能是躲起来了。

赵传薪直接找到了炮兵阵地的弹药库。

双喜兴奋道:“艾玛,赚大发了。这以后,俺岂不是随便练枪?咱有的是子弹了。”

赵传薪道:“别废话,都出去警戒,我能装下多少带多少。”

不多时,口袋科技都给他快装满了。

赵传薪带人开始往外冲。

找到了马匹,打马便走。

因为,他看到了大片的火光,正在朝这边赶来。

那是炮兵阵地的大部队。

赵传薪没啥计划,一直都是见机行事。

此时,他看着火光,心里想:如果直接这么逃,他们一定会追击。不如兜个圈子,他们要回到河这岸,我则去河那岸,正好错开。

……

杜立三带着残部突围。

开始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击,后来对方阻击力度忽然变小,最后甚至直接撤退。

杜立三大喜过望。

立刻带着残部逃之夭夭。

等跑得远了,也确信那些俄国士兵返回炮兵阵地了,他们才松口气。

可惜刚松口气,就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

“老子是杜立三,对面是什么人?”

他这一声可不是随便喊的。

杜立三的名头在辽地相当响亮。百姓管他叫“包打洋人”,也干过一些劫富济贫的勾当。

他的名字,在俄国士兵里非常响亮。有时候洋人欺负百姓,有人喊一声“杜立子来了”。俄兵可能吓得转身就跑。

而且,在绿林中,他也是鼎鼎大名,在这一亩三分地,谁都得给他几分面子不可。

马蹄声停止,有人喊道:“我们只是路过,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一个手下对杜立三说:“三爷,听声音,不会超出十匹马。”

鸡鸣狗盗,江湖上啥人都有。这位的耳朵就特别灵敏,人送外号顺风耳。

杜立三一听,放下心来。

只要不是洋人,那就没事。

况且,自己这边的人手比他们多。

给大伙使了个眼色,长枪短炮的都准备好。

不多时,一伙人在夜色中现身。

双方彼此对视。

一方剑拔弩张,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