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有人打听着往咱家来了(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极快,眨眼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期间,肖瑶一周内将山上能找到的七叶茶嫩叶采摘回来,并完成炒制揉捻干燥一系列程序。

家里的厨房门也换上了胡拴柱做的新木门。

另外她画了尺寸与雕花样式的木盒,胡栓柱花了整一个月时间,才做好做好送过来。

茶盒外面用粗篆刻了个茶字,容量为十克二十克的迷你松木茶罐做内包装,装进一个方形松木外盒里,每个外盒容量五百克茶叶为一个套盒。

外盒上也写了粗篆茶字,左下角刻了七片叶子,右下角画了朵祥云,云上头一个七字。

这种套盒,加上里面的茶罐一起,一个套盒八块钱。

肖瑶一共订了二十个这样的套盒,一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

胡拴柱都没想到,自己一个月居然就挣了一百六!

看着肖瑶递过来的钱,胡拴柱这才从看到她时的震惊中回神,这怎么一个来月没见,肖瑶整个人大变样?

感觉她从头到脚瘦了一圈,要不是听见豆豆把她喊出来,胡拴柱都不敢认。

只是相比肖瑶大变样,眼前这一百六十块钱,更让胡拴柱震惊,他甚至有点不好意思收钱。

“拴柱叔,您可别小看您的手艺,能挣不少钱呢,就看您想不想去挣了。”

这话还真不是肖瑶糊弄胡拴柱的,手艺人在哪儿都吃香。

更何况胡拴柱这手雕花刻字的手艺,可漂亮得很。

跟肖瑶在纸上画出来给他看的图样,除了尺寸上有差别,七月的简直能说是别无二致。

该圆润的地方圆润,该锋利的地方锋利,不管是七叶茶的形状,还是祥云跟字样,他都刻得叫一个栩栩如生。

提自己的手艺,胡拴柱眉眼里都是得意,就没半点不好意思了。

他没再推脱,将钱收起来,笑着说:“你还真别说,我这一手雕花刻字的功夫,那可是跟我爷爷学的呢,我爷爷祖上啊,那可是给大户人家雕过花床的!”

目送拿着报酬心满意足的胡拴柱离开,肖瑶抱着茶盒爱不释手。

不管是最外头的这个外盒,还是里面的迷你小茶罐,她都好喜欢。

盒子被打磨得很是光滑,外面还涂了桐油防水防潮。

最喜欢的还是迷你茶罐,看着好可爱,而且携带很是方便。

要不是为了赚钱,她都有点舍不得拿出去卖了。

正好是周末,豆豆听见动静也放下作业本出来围观。

从肖瑶掏了一百六十块钱,小家伙就愁眉不展。

这怎么还没开始挣钱,就往外花了一百多啊?

他可是知道后妈辛辛苦苦好几天,茶叶炒出来也就十公斤多一点。

还不知道能不能卖一百块钱呢,包装就要花去一百六。

后妈难道是做的赔本买卖?

肖瑶不知道豆豆在想什么,趁现在有时间,用跟卫生所的大夫借来的药秤,把制好的茶叶称了克数装进罐子里。

再一盒盒码整齐。

肖瑶称茶叶,豆豆装罐。

“咱什么时候去卖茶?”中途豆豆没忍住问。

肖瑶盘算了下时间,“都行,包装咱们都做好了,只要把茶叶装好,咱们拿到市里去卖。”

豆豆眼睛睁圆,震惊:“拿到市里卖?”

“市里要是没找到合适的地方,还得拿去省城,反正这些茶叶不能贱卖了。”

肖瑶一想,他们这清河市,得市里才有火车站呢,各个县城都没有。

像是省城所在的兴兰市,县城就有火车站,人家那才叫发展好呢。

发展慢一些的地方,在这个年代,街边能有几个正规理发店澡堂子旱冰场电影院就不错了。

别想有什么养生馆开在这里,那是钱多烧得慌。

亲民的茶馆倒是有,可人家那茶馆都是物美价廉的茶叶,稍微贵一些的茶叶都在馆里卖不出去。

肖瑶既然都把包装做得这么雅致,那自然不会送去茶馆。

豆豆抿着唇,面色复杂地看了她好一会儿。

该怎么让他后妈知道,少做白日梦呢?

这大山里的东西,又不是什么灵芝人参的,拿到县里都不一定有人要,还要拿到市里,省城去。

真能卖出高价呀?

不过,豆豆自然也很希望能卖出高价。

这样家里起码就有收入,不用担心家里钱花完了,后妈受不了穷离开,他们要怎么办。

要是能保证家里有持续的收入,等到他再大一点,真正能保护得了家里弟弟妹妹,也能挣钱养家,到时候就算后妈要走,他也不会这么不安。

是的,豆豆心里一直不安。

尽管肖瑶穿过来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尽可能地让几个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