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5 投资《泰囧》,“被迫”吃独食(2 / 3)

加入书签

地位也不差,不缺戏也不缺钱,就这么一个导演梦,又被人否定这么久,《泰囧》已经成了他的心结,不会轻易让步的。

“……多谢魏总款待,您贵人事忙,我们就不耽误了……”

徐征撂了实底,就和刘一伟准备撤了,结果却被魏阳抬手拦住,后者笑了笑。

“急什么?我又没说不投。”

“?”

徐征愕然的看着这位上戏近些年最出位的小师弟,眼神满是惊喜和不可置信“您的意思是……”

“没错,你这个项目有风险,但我觉得在可控范围之内,可以冒冒险。”

魏阳让徐征坐下,然后简洁明了的提了自己的要求“制片团队和班底要有我们蓝鲸鱼的人,另外主演除了你和王保强之外,我希望伱可以请黄薄加盟。”

《泰囧》剧本里原定的反派演员计划邀请的是松鼠王迅,魏阳很干脆。

“他的名气太小,你和王保强兜底,想要达到变量就得邀请喜剧明星,你和黄薄有默契,也被观众认可,他是最好的人选。”

“可是这是反派,他不一定愿意。”

徐征有些为难,黄薄这几年发展迅速,是内地势头最猛的电影咖之一,可不是说请就请的。

“那是师哥你的问题,我只关心让我满意的演员阵容,顶多会在片酬给你一定的支持。”

魏阳是投资人,他只提要求,不关心你怎么搞定演员,搞不定我就不投钱。

什么都要我操心,我当什么甲方?

魏阳知道徐征是什么样的人,也不打算拉拢收编,公事公办,合作赚钱就行了,没心情当什么暖心大老板哄着他。

即便如此,在徐征两人看来,魏阳的条件已经是很宽松了,至少其他人连这个机会都没给过徐征。

于是,徐征咬了咬牙,立下军令状“没问题,黄薄我肯定给您拉来。”

刘一伟在旁边又提了一个难题“您也看剧本了,最后想来一个惊喜彩蛋,兵兵那您看您能不能出面协调一下。”

魏阳皱了皱眉头“你们不是和她拍过戏吗?”

刘一伟和徐征的《爱情呼叫转移》合作了许多女演员,其中之一就是范小胖,还是有交情的,不然原版也请不来人家。

“这都好几年了,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你的面子更大一些。”

范小胖的咖位可不比几年前了,虽说也是会做人,但徐征两人也拿不准人家卖不卖面子。

但魏阳出马就好办了,不说两人的绯闻和私交,光是咖位和圈内地位也比他们俩出面强多了。

“我试试吧。”

魏老板没有打包票,但徐征两人都知道稳了,顶天一天的客串,他们不信魏阳搞不定。

到这一步,基本上也就初步拟定了合作,徐征搞定黄薄参演,然后就是商议预算和划分份额。

魏阳主动端起杯子,改了称呼“徐导,预祝咱们合作愉快。”

徐征被这句徐导叫的心神荡漾,既是兴奋又是感激,双手捧着杯子,杯口压得很低“多谢魏总支持。”

吃完了饭,徐征先行离开横店,准备拿下黄薄,然后再和魏阳团队走细节。

魏阳掏出电话联系了光线的老王,后者听说魏阳投了这个项目有些吃惊。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有风险,见个面打发一下就可以。”

王老板当初不看好这个项目,但碍于刘一伟之前合作过,说是引荐给魏阳,其实就是婉拒。

之前他就和魏阳商量好了,不看好拒了就行,魏阳和刘、徐没什么交情,更容易拒绝。

圈子很多时候都有这种套路,不伤颜面,还说不定能促成一条合作,一些交好的老板时常互通有无。

如果以后某个亲近的朋友过来找魏老板投资,魏阳不看好项目,不想白白扔钱,又磨不开面子直接拒之门外,就可以帮忙“牵线”光线王老板云云。

“我知道,但我觉得还是有搞头的,王董,要不要加一股?”

魏阳主动相邀,他不介意吃独食,但毕竟这个项目是老王牵线,回头《泰囧》要是爆了,人家难免没想法。

王老板将信将疑“你真觉得有搞头?”

“多了不敢说,我觉得回本应该问题不大,有机率小赚一笔。”

魏阳没说《泰囧》说不定能破10亿+,说了王老板估计以为他发癔症。

按照正常的市场预估,这部电影即便各种顺利,票房大概也就是1~3亿。

毕竟同喜剧题材,今年初《武林外传》电影版,原班人马也就拿了18亿,去年的《大笑江湖》,赵苯山师徒和多位港台笑星票房15亿。

《泰囧》就算加上黄薄,阵容比前面几部也没有太大优势,1~3亿已经是乐观的估算了。

别说是王老板,就是任何一个电影资深人士来都是这个判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