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文艺协会理事 青年艺人代表(2 / 3)

加入书签

对方一起出去野餐,倒是就见过一次。

“带呀,赚钱的很。”

张颖儿有些咂舌但没半点羡慕地说道:“她这种美妆博主,体量不算特别大的,一年都能赚好几千万呢。”

如今带货主播赚的还真不比明星少,甚至比明星还轻松,反正绝对比李亦轻松。

张颖儿很快就约到了高雪,张峰年还没来她就挥着手说:“李代表,我出门啦~”

接下来的一天,李亦跟在张峰年似乎背后去了一些前辈的家里拜访。

其实就是混个脸熟,让李亦这个新理事会成员,到时心里有底。

拜访的过程也很顺利,协会的老人都挺欣赏李亦的,看在张峰年的面子上,更是展现出了相当大的重视。

有几个老人都隐隐传达出了一个意思。

就是希望李亦的锋芒能够更盛一点,给圈内的年轻艺人带好头,做好榜样。

……

网上,忽然流传出来一张批评和处罚通告。

通告里罗列出一些制作单位和艺人名单,其中还有两个人气较高的艺人。

其中一个人是因为商业假唱,被处罚三年内不得再举办商业性质的演唱会。

而另一个则是配音的问题,在不是特殊情况以及影视没有特别要求,这名演员完全可以自己配音却没有配音,被点名批评。

这张通告,说明了之前发布的文件并不是样子货,也说明了官方确实开始整治娱乐圈。

网友们皆是鼓掌叫好。

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央视新闻在这个时候凑了个热闹,转发了一条关于李亦的微博。

这条微博剪辑整理了李亦在综艺节目里的敬业表现。

而让网友哭笑不得的是,央视新闻的配文和配图都很调皮。

“亦哥儿向来都是敬业的!但是,你们这西瓜保熟吗?”

配了两张图。

很显然,转发这条微博的配文和配图,是出自于年轻人之手,对节目的梗还很熟悉。

网友们也在评论区里玩了起来。

“李亦说和你们不熟,让你们别蹭了!”

“央视也来蹭亦哥儿的流量是吧?给钱了吗?没钱就去搬两车西瓜!”

“李亦:我种西瓜的,能卖给你生瓜蛋子?”

“李亦:你怎么知道我钓了一条长达五十厘米,重达10.6斤的紫红笛鲷?”

玩归玩,闹归闹,央视的转发,无疑是对李亦的认可和表扬。

网友们也因此越发认可:娱乐圈只有一个亦哥儿。

黑子们销声匿迹了。

只有粉转黑的魔怔人,还在质问凭什么。

这也是如今娱乐圈内不少人的想法。

李亦到底凭什么啊?

他们已经收到消息,李亦即将成为文艺协会最年轻的理事成员,以及

他们承认李亦很优秀,在工作态度、作品产出等方面都无可挑剔,但是不是太过于偏爱了一点?

……

京城,丰台。

上午九点,李亦到达了文艺协会大会召开的地点。

“张武,我今天还不知道要待多久,你自由活动就好,也别走太远,散会我提前给你发信息。”跟助理告知一声,李亦下了车。

下车的

四月底,京城的气温还算适宜,正常来说穿西装还挺合适,不冷不热。

只不过是李亦的心理作用,太久没穿西装了,总感觉不得劲。

恰好,李亦在门口就见到了熟人,朱广志和陈小二,还有张博。

此时他们正在门口抽烟聊天。

张博眼尖,

李亦迈开大长腿三两步就走了过去,没理会张博的调侃,一一打过招呼:“真巧啊!”

“巧什么,我们就是在等你呢。”张博说道。

这三人也是理事会的成员。

他们的资历,相比出道比两年半多不了多少的李亦,可厚重了许多,也是加入了协会之后好多年,才得以进入理事会。

看着他们脸上的褶子,再看看陈小二的大光头,李亦心中感慨:‘走后门就是爽!’

“不错不错。”

朱广志上下打量了一眼,点头称赞道:“亦哥儿穿上西装,倒是不逊色于我年轻的时候。”

“没想到你朱广志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是谄媚之辈!”

陈小二插嘴:“不过亦哥儿确实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又似那……”

李亦连忙伸手打住:“停止这场闹剧吧!”

几人都笑了起来。

此时是理事会的内部会议,晚上才是对外公开的大会。

这时还没有记者媒体在门口侯着,所以他们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