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花园巧遇(1 / 2)

加入书签

“这是玉翎管、这是朱砂红霜、轻见千鸟、那边是绿水秋波和龙吐珠。”

和老太太喝茶聊了一会儿,张氏和沈思雨带着侯府夫人及女眷们到园子里赏菊花。沈思雨给众人一一介绍这些菊花的品种。

“哇,这种菊花怎么有两种颜色,又是红又是白,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说话的是个十岁的小姑娘,她叫周含玉,是周睿明一母同胞的妹妹,虽然也是庶出,但从小养在侯府夫人的膝下,很受宠爱。

沈思雨有心要讨好她,对她是格外的和颜悦色。“这叫二乔,是新品种,刚刚才培植出来的,满京城也没有几株。我娘一听说有这样珍奇的品种,亲自带着我们去重金求购来的。”

“说起来还有个笑话,种植这种菊花的老头儿是个怪人,说什么他种的菊花只卖给真心爱菊之人,要我们背五首关于菊花的诗才肯卖给我们,我家小弟背了四首,怎么也想不起其它的关于菊花的诗了,还是我急中生智,背了一首‘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这才把这株菊花带回家。”

周含玉崇拜地看着她:“姐姐,你可真厉害。”

沈思雨微微红了脸,摇摇头。

张氏嗔怪的轻轻拍了她一下,道:“你这孩子,读了两本诗书就成天卖弄,没得叫人笑话。”

德庆侯府的曾夫人笑道:“难得见闺阁之中的女孩儿喜欢诗词的,多读些诗书陶冶性情没有什么坏处。”

侯府夫人娘家是书香门第,家中的女孩儿都从小跟着男孩一块儿念书,曾夫人尤其喜爱诗词,特别是苏轼的诗。张氏煞费苦心的打听到了这些情况,特意让沈思雨提前备好,讨曾夫人的喜欢。

这一招果然奏效。

曾夫人觉得沈思雨举止大方、知书达礼,心中暗暗赞许。虽然是庶女,但是嫁妆丰厚,也算是弥补了这个缺点。

本来沈云舒才是第一人选。三四年前,曾夫人就曾经见过沈云舒,当时的她小小年纪就已经美丽动人,性情也温婉大方,又是嫡女。可是听说她自从母亲去世后伤心过度,常年生病卧床不起,只能退而求其次,来相看沈思雨,这一看还挺满意。

看完了菊花,张氏和沈思雨又带着德庆候府的女眷们逛院子。

绕过假山就是荷花池,池子上是一道九曲桥,桥的尽头是一座凉亭。这里视野开阔,池子边草木扶疏,景色优美。

侯府夫人赞叹道:“若是夏天过来,在这里赏荷花,一定很美。”

张氏忙道:“到了夏天,希望夫人能赏脸再来赏荷花。”

到时候若是能变成亲家,那就更好了。

众人刚上桥,周如玉指着前方问道:“咦,那里有个人,是谁呀?”

只见一个穿着单薄蓝色裙子的女子背对她们坐在桥边低矮的栏杆上,拿着手绢在擦拭眼泪。

张氏心中一惊,她早就命人通知了侯府上下,不许到花园里来打扰女眷们赏花,怎么还有不长眼的东西在这里作怪。

“可能是哪个院子的丫头跑来闲逛,叫夫人看笑话了。”

张氏对身边的妈妈使了个眼色,妈妈立刻上去赶人。

妈妈过去对着那个女子说了几句话,只见那女子站起身,转过脸来往这边一看。

正是沈云舒。

张氏和沈思雨都是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沈云舒会跑到花园里来。不知道沈云舒要干什么,她们母女心中都暗暗打鼓,但是侯府的贵客就在身边,总不能拉着她们回头下桥,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妈妈心急如焚,想拉着沈云舒快走,但是沈云舒是特地在这里等着曾夫人的,怎么可能被妈妈三言两语打发走。

曾夫人走近了,看见这女子相貌清秀绝伦,只是脸色苍白憔悴,看着倒是有几分眼熟。不由得问:“这位是……”

还没等张氏说话,玉琪跑了过来,焦急道:“姑娘,您怎么在这儿吹风,您前几天才掉进荷花池里,昏迷了三天才醒过来。感染了风寒可怎么办?”

听了这话,曾夫人十分意外。小姐?永安侯府总共就两个女儿。

难道是……沈云舒?

曾夫人细细打量着面前的女子,只见她不施粉黛,没有佩戴任何首饰,头上只有一个银簪子,单薄的蓝裙子洗得泛白,袖口都起了毛边。衣着打扮比下等侍女还要寒酸。

“是……云舒吗?”曾夫人不敢置信地问。她几年前见到沈云舒的时候,她被母亲用绫罗绸缎打扮得像个瓷娃娃,穿金戴银的,又美丽又贵气。短短几年,怎么落魄至此。

沈云舒有些茫然地看着曾夫人,好像终于认出了她,连忙行礼。“见过曾夫人。”

曾夫人拉着沈云舒的手,只觉得她的手冰一样的凉。忍不住问:“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多穿件衣裳。”

沈云舒弱弱地看了张氏一眼,垂下头,没有回答。

玉琪道:“回夫人的话,我们小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