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三章 爬长城(1 / 2)

加入书签

“大姐,霞丽,你们怎么还在这里,我都买好票等着你们了!”李卫军背着两个包找了过来。

李霞丽急忙激动地道:“二哥,刚刚大姐碰到熟人,一个姐姐进价一毛五的平安结卖了五块钱!”

“真的假的?大姐你认识的啥人做生意这么不厚道。”李卫军道,“而且居然还有傻子买?!”

李霞丽急忙兴奋地解释着,把刚刚了解到的一切都告诉了李卫军。

再然后……李卫军有点自闭了。

“大姐,你说要不我也别跟着师傅开车了,我也去卖这个平安结去?!”李卫军道,“而且我是男人,万一遇到你说的被人为难,我也不怕!”

“瞧你们一个个的心痒痒的长城都不想爬了?”李春兰一脸无语。

“要是我也能赚这么大的利润,让我天天在长城底下卖平安结,一辈子都不上去我也愿意。”李卫军道。

李霞丽也跟着点头:“我也是,我也是!”

李春兰瞅着两人这样无奈地叹了口气:“行了,先去玩儿,晚上人家还要请我们吃饭呢!到时候有什么想学习的经验,你们可以多问问。”

两人听到李春兰这么说稍微多了一点点想游玩的心,但一毛五瞬间变五块的震撼已经无法在他们心中抹去了。

李春兰瞧着弟弟妹妹心动的样子,心里是并不想他们一脑热就来首都旅游景点卖小玩意儿的。

这赚钱是能赚钱,但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因为这种工作太容易被代替了!

的确,将来来首都旅游的外国人是会不断增加,但会几个英语单词的街头小贩会增加的更多。

英子也不过是第一个主动搭讪外国人的“螃蟹”。

过不了多久,说不定一个外国人来旅游,就能被一群小摊贩围着兜售东西。

书上说的,这种没有技术的行业,竞争力不行!

二来,重来一世的李春兰知道国内的发展走向的。

更知道未来沿海会极速发展,就连他们家的穷乡僻壤小渔村也会因为时代的方向变成富饶的乡村。

李春兰自己是因为跟着庆云延来到首都后,阴差阳错成就了妇女班这个事业。

但若是她给弟弟妹妹指路,倒是挺希望他们去虞城发展的。

在现在虞城还刚刚起步、竞争力不算太大的时候站稳脚,等待时代的小风一吹,就跟着富起来了!

这不比抢这里的外国游客有前途?

“我看明天咱也不去天安门了,反正在电视里和照片上都看过,一个样。而且大姐也忙!

刚刚那几句外文你学会了吧?我们也去卖平安结!”

李卫军一边爬长城,一边怂恿李霞丽。

李春兰叹了口气,这小子恐怕好久都对一毛五变成五块的利润过不去了。

……

三人爬长城的时候已经中午了。

爬一会儿又拍拍照,等到拍到终点后才找了个地方开始吃东西。

用保温杯装的冰淇淋凉幽幽的,一口下去简直美味的不得了。

“真舒服!真好吃!在长城上吃东西的感觉太不一样了!”李卫军感慨着。

李霞丽没有说话,就这么安静地坐在看来来往往的游客,周围嘈杂的吵闹声让她依旧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好似从来首都到现在来长城,都是做梦一般。

“大姐,休息好了吗?”李卫军感慨了一会儿后询问道。

“咋了?”李春兰问道,“想下去了?”

“我想你给我在那个位置给我拍个照。”李卫军准确地指出自己想拍照的位置。

他刚刚看到好多人站在哪儿拍似乎更好看。

“你过去摆姿势吧,我来拍。”李春兰拿着相机道,“这个位置是挺好看的,老三也去那儿拍一张吧。”

“我们一起拍吧。”李霞丽道,“这上来一路上我们都没有三人一起的照片。”

李春兰点头表示同意:“拍了找一个背相机的游客帮我们拍。”

三人又咔咔地照了一堆相,慢悠悠下去的时候,见英子已经带着她女儿站在约定好的地方等着了。

并且她之前身上挂满的平安结也都已经收拾到包里了。

“李老师,李老师他们下来了!”

还隔着一段距离呢,英子的女儿就看到了李春兰的身影,用力地挥动着手。

而后两人迎了上来,英子开口道:“李老师,我们去吃全聚德的烤鸭吧,外地过来哪能不吃这个!”

李春兰不想让英子太过于破费,连忙拒绝:“英子,烤鸭就算了,安娜今儿才说好要请这俩吃烤鸭呢!吃点别的吧!”

“那就吃铜锅涮肉怎么样?李老师,您帮了我大忙,要是我请一顿饭都扣扣搜搜的,我都没脸再见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