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章 【伯克希尔】(2 / 2)

加入书签

航运危机至少是在1982年真正爆发;同时,会德丰集团这几年和人合资开发旗下的土地,亦在地产界活跃起来。所以,后面应该有不错的涨幅。

这四只股票总市值130亿港币,若是安排泰富集团买入3个点,便可以消耗近4亿的资金。

这样一来,泰富集团还剩下5亿资金,则去投资物业。

想到这里,林正杰立即叫来陈伟忠、何方塘,开始布局。

泰富集团目前处于一种‘微妙’的局面:由于地产周期即将结束,林正杰不得不小心处理各种投资,一旦泰富集团没有发展好――轻则收购港灯、抄底地产,大受影响;重则债务过重,林正杰打下的江山摇摇欲坠。

所以,林正杰必须认真想好每一个投资的‘退路’。

7月伊始,国际黄金继续攀升至660美金以上,泰富集团有条不絮的开始出货,同时买入和记、港灯、会德丰、大酒店的股票。

另外一边。

业界盛传,泰富集团斥巨资收购淘化大同后,因为负债太多,不得不开始变卖淘化大同旗下的物业资产,进行偿还债务。

而淘化大同第一个变卖的物业资产,便是位于观塘的淘大工业中心大厦。这是一幢12层高,总物业面积达18万多平方尺的工业大厦。

消息放出后,很快引来买家的咨询,其中最有诚意的,便是丽新集团的林百欣。

从六十年代后期起,林百欣开始涉足香港地产业。当时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制造业兴旺,对工业楼宇的需求旺盛,而大多地产商却偏重于发展商业与住宅楼宇。林百欣果断地把握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工业楼宇。一九七二年,丽新制衣公司在香港股市热潮期时上市。丽新公司的上市,不仅使该公司由一间家族公司变为公众公司,更通过发行公众股,筹措到一大笔资金,加速了在房地产业方面的投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