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9章 以物易物(2 / 3)

加入书签

“工装?”

“是啊,你看,咱们轧钢厂里的工人都有专门的制服,咱们车间的工人由于是临时工,只能穿家常的衣服,五花八门的,就跟菜市场似的。”

听完牛萌的想法,李卫东点点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一来,统一的制服便于管理,便于统一意志,便于整体化一。二来,便于工人自我约束,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律性,做好自我管理。另外还能给外界一个良好的团队的感觉,更有利于咱们扶贫车间树立形象。”

“.....”牛萌只是觉得穿便装有点不合适,没想到李卫东讲出这么多道理,一时间有点没办法接话。逼

李卫东道:“行了,这件事我会操作的,你快回去吧。”

“好。”

答应了牛萌给工人们换工装后,李卫东便没有时间陪杨雪莉搞研究了,在把杨雪莉送回了招待所后,来到了杨厂长的办公室。

“怎么样?车间还顺利吧?”

“还行,有马向东在那里盯着呢。”

“嗯,老马的能力确实不错。”

一番寒暄后,李卫东提出了换工装的事情,杨厂长听完后皱起了眉头。逼

他端起搪瓷缸子喝了一口水,面带难色:“卫东同志,这件事有些困难,咱们轧钢厂的工装都是通过部委,从第五纺织厂调配的。数量是有限的,只够分给正式工人....”

李卫东来到这个年代有段时日了,也清楚杨厂长说的都是实情。

这年代,工厂的生产都是同意调配的,不可能因为一些临时工,而改变调配计划。

要做服装,最困难的就是搞到布匹。

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找一个裁缝做一批服装。

扶贫车间的临时工总共也就两百多位,一个熟练的裁缝完全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工作。

即使着急用服装,也可以再多找一个裁缝。逼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通过相对合法的途径,搞到布匹。

布匹只有棉纺厂有。

李卫东当卡车司机的时候,曾经去棉纺厂送过工件,跟棉纺厂后勤处的主任认识。

也许....

李卫东眼睛一亮,看着杨厂长说道:“厂长,如果我能找来门路,用咱们厂的工件换到布匹,你能不能给我特批一些工件?”

杨厂长怔了一下,思索片刻才明白李卫东的想法:“你的意思是以物易物?”

在这个年代,工厂需要的生产材料,需要上面调配。逼

每年年初,工厂都会根据本年度的生产计划,拟定所需要材料的数量。

然后向部委打申请报告,部委根据申请报告,调拨物资。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有限的资源,不会因为重复生产而浪费。

可是也存在弊端。

那就是工厂的生产活动存在一定的误差。

比如,今天机器坏了,缺少零配件,按照正规流程打申请报告。

等上级批准,生产零件的工厂接到上级的命令,再生产零配件。逼

最后零配件送到轧钢厂,安装在机器上。

这一些系列的程序,至少需要花费个把月的时间。

在这个半月中,机器无法生产,工人们也都得闲着,肯定会影响本年度的生产量。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工厂的后勤处,会在零件损坏后,立刻向生产零件的工厂反馈。

而生产零件的工厂,也许缺少工件,两者之间,就能够进行交换。

即使你不需要工件,也没有关系。

我可以用工件换到柴油,再拿柴油跟你换零件。逼

一座工厂,需要很多种材料,总有你需要的。

当然,在每年制定的材料预算中,这部分材料,已经提前添加到申请报告里了。

杨厂长这些年没少干‘以物易物’的事儿,看着李卫东笑道:“行,只要你能够跟纺织厂联系好,我可以让后勤处调配一批工件。毕竟那些临时工也算是咱们轧钢厂的工人。”

“那多谢了!”

道了一声谢,李卫东骑上自行车便来到了第五棉纺厂,嗯,就是翠花以前的那个厂子。

棉纺厂跟轧钢厂最大的不同,就是年轻姑娘多。

李卫东的穿着跟俊朗的相貌,没少吸引姑娘们的眼球,一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后勤处门口,有几位小姑娘才依依不舍的回过头。逼

“刚才那是谁啊?”

“不清楚,不过应该是个领导,你没看他身上穿着毛呢中山装吗?”

“啧啧,这么年轻的领导可不多见。”

“小浪蹄子,你是不是心动了?”

“胡说什么,看我不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